天津中国人寿

平安在伦敦当“地主”

2018-04-11 天津中国人寿

文/天意

夏季是金融市场的交易清淡期,原因很简单,银行家们都放假了,大单的交易要么在放假前做完,要么就等到9月份假期归来后再做。今年也是一样。在假期开始之前,伦敦金融城里完成的最引人注目的交易,非中国的平安集团花2.6亿英镑买下劳合社大楼莫属。

劳合社大楼由名满天下的大牌设计师理查德·设计,是伦敦金融城里一座非常有特色的大楼。该楼整体透明,暖气、空调和一些给排水的金属管道都裸露在楼体之外,上上下下的电梯从楼外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鉴于劳合社大楼是伦敦的地标建筑之一,平安的出手在金融城内,尤其是商业地产界的圈子里引起不小震动。亲自参与了这笔交易的房地产代理商第一太平戴维斯总监乔恩·克菲尔德就表示,这是“高姿态和自信地进入市场之举”,而且显示出海外投资者在伦敦市场的主导地位。

平安加入伦敦商业地产争夺战,这让金融城更加关注起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房地产咨询公司仲量联行为此专门做了研究,发现仅今年前三个月,亚洲买家就在金融城商业地产市场投入5.95亿英镑,占所有投资的一半。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灾情”最深重的2009年,来自亚洲的资金仅有1.35亿英镑,占整个市场的3.3%。第一太平戴维斯的国际投资总监拉希德·哈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预测说,今年年底之前,金融城没准还会出现一两宗这样的交易。

虽然平安的出手引人注目,但总体来看,中国在伦敦商业地产上的投资仍洲邻国要谨慎。有分析指出,现在在伦敦写字楼市场上比较活跃的,是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一些中东海湾国家的资金。自去年年底以来,较大规模的交易就有政府以3.85亿英镑收购银行在伦敦金丝雀码头的欧洲总部,以及一家马来西亚的养老基金以2.15亿英镑买下金融城的一幢写字楼。相比之下,除平安外,中国资金的收购就只有中投去年以2.5亿英镑收购德意志银行伦敦总部大楼这一宗。

但亚洲的资金正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不但各国主权财富基金正锁定伦敦商业地产市场,一些富有的欧美家族也对这块领域“虎视眈眈”。这样的竞争抬高了楼价,压低了收益率。不过,据估计,平安买下劳合社大楼,预期的净收益率大约能达到6.1%,远高于伦敦中心区4%的平均值。看起来,平安做了一笔不错的买卖。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