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公司的先后加入让投连险市场的产品大战硝烟弥漫。作为国内首家引进投连险的),昨日宣布在全国20个城市推出新版银保投连险。
相比其他中资公司对投连险的态度,中国平安的反应更为市场所瞩目。在谈及当年的那场投连风波时,平安公司内部人士仍然心有余悸,“那场风波几乎就让一个公司从此倒下。”
1999年10月第一个投连险产品平安投连险问世。此后,央行连续7次降息,使得保险业面临着严重的利差损失。2001年开始的股市低迷,中国的投连险市场由火爆转入低迷。2004年,平安因为多方面原因陆续停售投连险。
“投连险的风险在于销售误导。”一位保险公司人士指出,在投连险热销的背后如何控制由人为因素导致的潜在风险,是影响投连险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平安在投连险销售的风险控制上的措施也尤为受人关注。
据平安方面人士介绍,平安将出面培训投连险的销售人员,经过严格的考试,并保证100%的电话回访及投保提示书获得消费者亲笔签名。投连险的账户管理主要依靠平安资产管理公司。
“经过多年的投连销售和市场洗礼,平安积累了丰富的产品、投资和风险控制经验,建立了更为成熟的投资队伍和平台,对客户和市场也有了深入的认识与理解,这都是平安再推投连险的独特优势。”中国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李源祥表示。
尽管在20城市一举推出投连险,平安方面昨日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谨慎的态度。“平安并没有给出投连险销售的预期,这是出于丰富产品结构的考虑。”
有意思的是,在众多公司借力投连险拉升保费规模时,业内人士对投连险在公司产品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发生忧虑。“对于销售者来说,长期来讲分红险才是对消费者更公平的保险产品。”ING中国区总经理吴志盛表示。)日前表示,在“5+4”城市进行个人渠道万能险的试点后,再视情况考虑推出投连险产品。但投连险产品绝不会是大力推广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