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区儿童意外保险

中国平安核心主营业务持续高质量增长

和讯保险消息 在中国平安数度强调重心集中于国内业务后,2008年平安年报出炉,总收入1293.83亿元,增长28.2%。“更胜一筹之处在于核心主营业务的高质量增长。”分析师表示,“这在当下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主营业务持续高质量增长:个险贡献突出

业内专家介绍,对保险公司保费的评价通常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保费增长速度,二是保费增长质量。对保费增长质量来说,个险新业务期缴保费因对利润的高额贡献被视为最为常用的评估指标。

平安2008年年报显示,寿险保费收入首次过千亿元,达1023.69亿元,增长29.1%。其中,寿险业务中个险新业务期缴保费为197.19亿元,占寿险业务总保费的19.3%,增长30.4%。而某大型保险公司该项指标的增长仅26.5%。资深保险分析师王小罡认为,该保险公司26.5%的增长反映出其保费规模高增长背后的保费质量下滑。相比之下,平安的内含价值较业内相比较高,在“高质量”上的优势较为明显。

保费质量的稳扎稳打在2009年继续得到体现。近日国泰君安保险业分析师彭玉龙肯定地表示,“2009年平安业绩数倍的高增长已毫无悬念”。据知情人士透露,包括平安在内的保险三巨头中,2009年1月个险新单保费增速最快的仍是。

同样,业界关于“成败皆看代理人”的共识在保险三巨头身上再次得到印证。据平安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2006年底平安代理人队伍为20.5万人,2007至2008年平安新增人力目前已开始体现业绩。平安2008年年报披露的最新代理人数超过35万人。长江证券分析师李聪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广东今年1月份平安人寿的人均产能大约在2.5万元左右,高于其他保险公司。

对于代理人队伍和产能持续稳健增长的原因,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周单元计划是推动人员绩效的有效方式。

逆境保盈:综合金融立功

据平安2008年年报披露,集团旗下保险、银行、信托、证券等各项业务增长健康,其中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长超过18%。产险业务在大灾之年维持盈利,市场份额提升了约0.6个百分点,保费收入增长24.68%。银行和信托异军突起,成为集团利润贡献大户,净利润分别达14.44亿元和12.07亿元,平安证券也贡献了5.5亿元利润。在海外投资受损的背景下,凭借国内主营业务的强大基础和综合金融的整体实力,平安在逆境中保盈成功。

业内专家分析,区别于其他保险公司相对单一的经营模式,惨淡年景中平安的保盈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综合金融,这不仅表现在平安非保险业务的利润贡献,还包括了各项业务之间的交叉销售带来的业务增长和成本控制。平安表示:“交叉销售的优势继续放大,深度和广度均有一定提升”。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平安集团旗下产险业务保费收入的14.0%、银行业务新增对公存款的9.1%及新增信用卡的55.8%、年金受托业务新增规模的12.5%及投资管理业务新增规模的12.7%来自交叉销售。下半年上述指标均有刷新,2008年全年,产险业务保费收入的14.3%、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业务新增规模的14.9%均来自交叉销售。

综合金融的另一大亮点是后援集中,在完成寿险集中的基础上,全年稳步推进产险后援集中,使得服务品质改善明显。

虽然市场也以金融海啸之下西方巨头的前车之鉴给本土综合金融集团何去何从留下悬念,但平安管理层表示,“西方综合金融集团的业务主要由传统金融业务及非传统金融业务构成。由于非传统金融业务部分的监管力度不足,从而引发了此次金融危机。但平安的业务主要以传统金融业务为主,并且在国内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以平安2008的业绩表现看,综合金融的战略是成功的。平安也将继续推进综合金融战略不动摇。”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