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退潮拾贝的欣喜,已被史上罕见的金融海啸所吞噬。
继2008年三以计提减值形式承认首宗海外收购案完败之后,中国平安正试图从分崩离析的富通躯壳上进行最后的残值回收。
由于富通国有化事件发生于非常时期,并未履行完整的股东大会程序,出炉之日起便在其中小股东群体中饱受争议。近日,作为单一第一大股东的也加入维权阵营。接近该公司的人士称,平安正积极寻求当地政府的平等补偿。
19日截至记者发稿,富通股价午盘已跌至0.65欧元,当日跌幅达8.73%。
三国政府违约
“荷比卢三国政府已开始的施救计划,平安是感到满意的,并公开表态欢迎。但随后的一系列变故,却让包括平安在内的一众富通股东们难以接受。”11月19日,接近中国平安的投行人士说。
来自平安的官方表态称,该公司正对目前欧洲当局处理富通中小股东起诉的举措“密切关注”,并“努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是继9月29日平安就荷比卢三国政府计划国有化富通部分股权表示“欢迎”之后,对股价日渐走低的富通首度发表的。
从“欢迎”到“维权”,上述人士认为其关键在于三国政府的毁约行为。
9月末,前期因参与荷兰银行收购战而“消化不良”的富通成为信贷抛弃的对象。流动性困顿后,富通股价加速急跌,9月26日、29日的日跌幅分别高达20.92%和23.55%。
面对一触即发的挤兑风险,29日晚,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三国政府宣布联合向富通出资 112亿欧元,持有富通集团下属富通银行在三地49%的股权。
按此注资计划,富通核心资本充足率与全面监管资本率将达9%和13%,暂时脱离危险,之后三个交易日股价大涨38.64%。对于平安等股东而言,付出的代价是手中权益缩水一半。“两相权衡,平安自然表示欢迎。”上述人士称。
然而,三国政府却并未执行这一计划。
10月3日,荷兰政府率先出手,斥资168亿欧元收购原荷兰银行在内的原富通全部在荷业务。按荷政府官方公报,被收购的对象包括富通集团旗下富通荷兰银行、富通荷兰公司以及富通企业公司的全部股份。
这一手笔远远超过了之前荷兰在三国盟约中40亿欧元的出资水平。同样,全面国有化后,占据当地小型企业信贷市场40%以上份额的富通在荷业务也已与平安持有的无关。
紧接着,5日晚间,比利时首相Yves Leterme和巴黎银行CEO Baudouin Prot公布了一项股权互换协议,富通在比利时和卢森堡的业务也被完全剥离。
通过比利时、卢森堡两国政府先期对富通当地机构国有化,巴黎银行之后与两国政府进行换股操作:比利时、卢森堡分别将获得巴黎银行11.7%和少数的股权;巴黎银行获得了富通银行比利时业务75%的股权以及富通银行在比利时的全部业务与富通银行卢森堡66%的股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