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融时报》王小平
2009年6月9日下午2点,家住北京朝阳区潘家园松榆西里的李大爷像往常一样,溜达着来到设在社区居委会旁的“红十字博爱服务站”,在服务站值班的志愿者辛录赶忙起身打招呼,然后与同伴一起开始给李大爷量血压、测体重,之后把测得的数值认真地记在小本上。
李大爷对记者说,自打去年6月博爱服务站建在这儿,隔三差五的他就过来量量血压。由于这儿离社区图书馆和早市都很近,很多居民在早市买完东西、或到图书馆看书后,就到这儿歇歇脚,还可以量量血压、体重,进行健康咨询,有点问问保险的事儿。他指着志愿者介绍,他们都是中国人寿的志愿者,素质高,服务非常周到。
在现场,记者看到的“红十字博爱服务站”实际上像一辆红色的房车,只不过它没有动力系统。车里面设有空调、病床、轮椅、担架、饮水机、血压仪、急救箱等。在外面的车体上,印有“红十字博爱服务站”和中国人寿的标识,服务项目写着:紧急救助、健康宣传、量血压、人寿保险、家财保险、车辆保险。
目前,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与红十字组织共同推进下,北京城区已有14个社区内建立了这样的博爱小站。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副秘书长李庆一介绍,“红十字博爱服务站进社区”活动是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的社区服务项目。该项目计划从2007年起,3年内在北京1000个社区内设置“博爱服务站”,为社区居民提供爱心服务和便民服务。
“我们争取到了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的机会,以‘红十字博爱服务站’为平台,派驻国寿志愿者开展服务。”中国人寿北京市分公司个险销售部总经理申琦对记者说,这两年来,公司也一直在思考,保险如何进社区才能更好地让老百姓正确地理解保险,提升保险意识。“我们认为,借助中国红十字会的社会公益慈善行为,通过公司志愿者服务能够树立起中国人寿品牌形象。因此,公司2007年开始与中国红十字接洽,并实施了‘服务社区、经营社区、扎根社区’三步走的战略,以这种全新方式开展保险进社区工作。”
从2008年6月1日建立第一个红十字博爱小站至今,公司在14个服务站共举办了如健康知识讲座、请医疗专家义诊、养生知识宣传、赈灾志愿服务、庆六一活动、奥运志愿服务等百余次公益活动,组织社区居民进行自救、自助、自护、健康宣传等多次培训活动。
申琦认为,创新“服务搭台 销售唱戏”的经营模式也是建立博爱小站的另一收获。通过建立客户档案,记录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变化情况,通过在长期、固定的办公地点进行国寿“1+N”的优质服务。“它也是城区公司增员的有效途径。公司在重点社区建设小站,通过就地增员,可以解决社区内下岗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我们在全体营销员中择优甄选,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持‘北京市红十字急救员证’及‘红十字博爱服务站志愿者工作证’上岗。”
经过培训的销售人员不但具有基本的急救知识,更可以为居民提供专业的保险服务,将销售融入服务中,了解最基层群众的需要,通过服务积累大量的客户资源,为展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近一年的发展,公司看好其进社区拿资源的平台优势。”中国人寿北分总经理徐海峰表示,公司将继续推进红十字小站建设。“红十字博爱服务站”直接与最基层的社区终端相连接,网络平台相对固定,与社区居民密切互动。利用这个平台,借助红十字会的特殊社会形象、地位和其拥有的政策优势,派驻营销员作为志愿者长期驻扎在站内,它降低了批设网点的成本,快速占领社区市场,能迅速开展业务活动。
“像辛录一样,在这个站服务的志愿者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的营销员。他们素质高,这里的居民非常满意他们的服务,有点什么事也愿意与他们交流。”潘家园松榆西里博爱服务站站长冷红英对记者介绍。
“我喜欢做保险营销员,也非常愿意到博爱小站做志愿者,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对销售很有帮助。”辛录,这个去年从物资学院毕业的阳光男孩如是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