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是观赏鱼之王,有着特定的文化韵味,沉浸其中也是一种乐趣。”
这家鱼场占地95亩,有28个23-50吨水循环过滤展示池及15个高标准野塘,繁殖优质苗种及成品锦鲤,以空运快递的形式供应全国市场。据透露,近期将有一位江西景德镇的客户过来挑鱼,其购买金额数量不小。原来,去年年底,鱼场受这位客户之邀,派人前往其别墅进行鱼池量身定做,进行管网架设、滤池安装、容量设计。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锦鲤行业朝着细分市场及品质的态势发展。中山养的锦鲤一再升级,经营思维同样要跟得上。”当天,姚同炎接受采访时透露,以这家鱼场为例,过去每年养殖锦鲤约10万条,如今缩减为1万多条,追求的是减产不减效益。
●减产不减效益
姚同炎表示,中山市锦鲤协会现有48位会员,业内对于减产提质早已形成共识。交谈中,他提及最多的两个关键词分别是“行业底蕴”及“高附加值”。
具体来看,广东是全国最早养殖锦鲤的省份,而中山又是广东最早养殖锦鲤的城市,产业底蕴较为深厚。作为国内首批大规模成功进行日本锦鲤人工繁殖和养殖的专家,姚同炎在24岁时出任当时名噪一时的中山大地一龙养殖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说:“上世纪90年代,这家位于民众镇的企业属国内三大锦鲤鱼场之一,是‘中山十景’之一,投资额达3800万元,养殖技术在国内数一数二。记得有一段时期,为推广中山所产的锦鲤,我们兵分多路全国各地跑,逐渐打响了知名度。”
姚同炎谈及,不同的时期,业态亦会发生变化,但中山锦鲤养殖从业者养好“一条锦鲤”的初心始终没变。前不久,《中山市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出炉,无异于给我市锦鲤养殖从业者打了一剂强心针。《方案》提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大力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绿色现代农业。“现阶段,我们推崇的‘精养’模式及高附加值,正是《方案》中谈到‘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真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