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商业保险

南京市国土局保发展惠民生系列报道之五——统筹用地需求 让发展

2018-10-18 海口商业保险

在所辖的6582.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南京市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

然而南京人多地少、建设用地空间严重不足,耕地保护目标极为艰巨。为了正确处理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南京市国土局坚持规划引领,从源头控制入手,在全力保障好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努力让南京的发展更科学、更绿色。

多规合一 科学引领空间布局

任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最后都要“落地”,但是“落”在哪里怎么“落”在“落”前、“落”后要做哪些配套工作哪种“落地”才是对环境影响最小、对社会回报最大的这就是南京国土人每天都要谋划的最现实也最具压力的工作。为实现全市“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南京市国土局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坚持“多规合一”,积极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科学引领空间布局。

首先,该局与正在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多次对接,着重保障了重点发展区域近3—5年的规划空间,不足部分安排为有条件建设区。其次,加强了与我市“十二五”规划的衔接,结合未来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提出了土地方面的保障措施,强调通过存量盘活和增量预留等方式,支持我市重点产业以及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园区的发展。同时,该局还加强了与生态市规划相关内容的衔接,将一些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湿地等不宜建设的区域划入了限制和禁止建设区,确保我市长期可持续发展。

此外,市国土局在规划编制上还与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充分对接。全面征求了建设、交通、环保、城管、水利、旅游、供电、地铁等相关部门的意见,整合完善了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为一些未来有用地需求、但目前还不能在空间上定位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预留了空间。

保障重点 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2011年,省级规划下达建设用地指标比城市总体规划用地需求存在较大缺口,如何用有限的指标保障旺盛的发展需求在空间布局上实行“倒逼机制”,就是市国土局的应对良策。该局提高用地准入标准,将有限的指标满足近期重点急需用地,远期用地需求设置有条件建设区衔接,并在规划实施中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予以解决,从而促进全市节约集约用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据市国土局局长陈光介绍,该局在规划中优先保障南京中心城区重大城建项目和“十大平台”建设用地,重点支持产学研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等重大项目用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加强重大项目包装整合,努力通过点供、单独选址等保障发展;坚持抢抓青奥会建设机遇,对青奥会场馆建设、城市环境改造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整体谋划,促进城市建设提档升级。

目前“十大平台”建设中的南部新城、 城南历史文化街区、 下关滨江地区、河西新城、燕子矶新城等五大平台,规划已保障落实。浦口新城、保障房建设、秦淮河—土城头百里风光带按项目启动的先后顺序,给予规划空间上的重点安排。位于中心城区以外的南京生态科技岛、麒麟科技创新园已在相关区规划中按建设要求,在规划空间上给予了充分预留。

城乡统筹 推进绿色经济发展

南京市地貌类型多样,主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土地利用差异明显。为加快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市国土局积极推动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并将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农地保护和农林建设用地的有序复垦等多元化要求贯穿始终。

目前我市正在开展江宁区麒麟街道、浦口区星甸镇、六合区竹镇镇、栖霞区靖安街道、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溧水县白马镇、高淳县东坝镇等11个镇街的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并先行编制了横溪街道、乌江镇的土地综合整治规划。

据了解,已完成的江宁区横溪街道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围绕特色农业、绿色工业与主题旅游业的发展愿望,规划形成了“三横三纵”的镇域空间格局,并进而形成“新市镇+新社区+特色村”的三级聚落体系。日前,全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在整治一新的横溪街道石塘村全面启动。在一片翠绿山岭下的开阔地,闪现出一片簇新的徽派建筑,前来参观的市民都由衷慨叹:“南京竟然有这么美丽的乡村!”

“以后在南京,像石塘村这样的‘水村山郭’会越来越多。”南京市国土局局长陈光这样告诉记者。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