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焰和人保,水涨船高
2007年年初,吴焰履新中国人保控股时,这家与共和国同岁的企业已经远远落后于同行业者,在其竞争对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太平洋保险纷纷涉足其他金融行业时,中国人保依然在保险的小圈子里困步不前。当时,中国人保的核心产业中国财险在香港市场的股价约为5-6元,仅为H股价格的五分之一。
发展至2008年年中,一年半的时间里,人保资产改制、集团公司复名、子公司全国谋篇布局、战略性资产配置启动等等,一连串大动作令市场和业界感受到了来自中国人保的“压力”。在其重点发展的三大领域,传统强项财产险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创立仅3年不到的人保寿险位列市场第6。而作为国内第一家专业健康险公司的人保健康险,则提前两年半实现“收入、资产双双逾百亿”目标,保费收入在54家人身保险公司中排名第7,被业界评价为市场“黑马”。
公司发展的同时,吴焰也在收获成功。
2007年履新之前,吴焰是中国人寿的总经理,其在国寿任职的几年中,国寿发展飞速,正当坊间传闻吴焰将掌舵国寿升任中国人寿董事长时,却突然被任命为规模小很多的人保董事长。
“吴焰上任后,人保的面一下子就铺开了,不管是业务结构还是资产规模,都发展得非常快,这与吴焰少壮派作风是离不开的。”一名了解内幕的保险业人士告诉周报记者,在任职国寿期间,吴焰就奉行进攻型战略,开展多个资本运作项目,拉开与其他保险公司的距离。
该人士认为,虽然人保历史悠久,但是相对于国寿,业务能力、规模等都有不小差距,“吴焰从国寿到人保,境遇上还是要差一些的,因而也需要他打出一系列好牌,扭转人保的落后局面,也证明自己的实力。”
吴焰打出的牌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重整人保业务,二是推动人保整体上市。“这两件事可以说是瞄准了国寿来做的,国寿的各项业务已经把人保甩在了后面,而且人家已经上市,吴焰要作出成绩,肯定要从这两面入手。”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疯狂成长背后藏隐忧
吴焰来到人保之后,随即提出跨越式发展和规模化效益的发展要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