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保险销售员

2016年“湖北药”产值居全国第九 同比增长12.3%

刘晓杰 通讯员 张明涛 王琳

  过去一年,我省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压力,“湖北药”收入逆势上涨,实属不易。

  尤其在医疗器械这一细分领域,去年,我省实现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3%,表现可圈可点。

  成绩背后,项目稳步发力,短板依然明显。

  重点项目作抓手

  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明显

  发展的根本在项目。“去年,一批重点项目在稳步推进。”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去年,紧盯投资不足这个最大的短板,我省全年医药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9.4亿元,同比增长1.4%。

  其中,生物药品、化学原料药两个关键性子行业固定投资同比增长40%和47%,表现十分强劲。

  以光谷生物城为例,作为综合实力全国第二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去年相继开建国际生命健康园和智慧健康园,重点聚焦精准医疗、医疗大数据、医疗服务等新兴产业。

  一批鄂药主体发展迅猛。“大企业不多是我省医药行业的老大难问题。”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省主营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90家。其中,过50亿元的有2家,100亿元的有1家,人福医药和宜昌东阳光同时进入全国医药企业100强榜单。

  作为经济新支柱,我省医药产业集聚现象日益突出。“肯定要找新生产基地。”在位于光谷七路的办公室里,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权高告诉,按照公司目前的发展速度,“现有生产线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急需新建生产线。”

  依托光谷生物城“主力军”,我省生物医药产业正呈现“一区多园”新局面。

  据了解,目前,宜昌、荆门、十堰、天门、咸宁、黄石和黄冈等生物医药特色园区“百花齐放”。其中,多个园区的产值年均增幅达到两位数。

  新药批件下降80%

  “缺钱”依然是我省药企难题

  医药领域前期投资巨大,而且回报周期长。

  以明星企业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成立于2006年,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拥有者,时至今日,这家总部位于光谷的医药公司依然走在“人造血清白蛋白”产业化的道路上。

  无独有偶。在禾元生物斜对面的某栋办公楼里,武汉上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军对坦言,为了不被同行超越,公司在科研方面的投入逐年大幅上升,“医药行业在技术上的竞争是以小时为单位计算的。”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较为突出。

  据省经信委公布的报告显示,去年,我省医药工业应收账款总额128.8亿元,同比增长12.3%,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

  此外,新动能培育乏力问题也已开始显现。

  统计显示,去年,我省共获药品注册批件数同比下降54%,其中,新药批件数量比上年下降80%。“创新任务依然很艰巨。”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95%的化学药物都是仿制药,各地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药品质量参差不齐、低水平重复等现象。“根本上还需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随着医药体制改革深化、节能环保硬制约和药品招标不确定性增强等因素,未来,我省医药工业将面临新的挑战。

  按照计划,今年,通过“重大新药创制”“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等政府计划专项和省级股权投资引导资金等平台,我省将加大对创新医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Scan me!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