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当时,时任常务副总经理的余宏就被任命为一元事业群负责人,而时任总经理赵福俊则为二元事业群负责人。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赵福俊负责的二元市场,在范围上要远远大于余宏负责的一元事业群,但平安人寿占据相当优势的北上广深等中心城市都在一元事业群的范围内。二元事业群范围中,虽不乏经济发达省份,例如江苏、浙江、四川等,但这些地区,一直是中国人寿的优势领域。
有业内人士猜测,从赵福俊与余宏两人的分工来看,当时,任命总经理赵福俊负责二元事业群,显示出平安人寿对于二元事业群寄予厚望,但如今二人位置进行了对调,或许意味着平安人寿的“二元战略”进行得并不如想象中顺利。
慧保天下对一些典型市场区域中,中国人寿与平安人寿在2015、2016年的市场份额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数据并不支持上述猜测。
整体来看,在市场不断扩容的冲击下,平安人寿以及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都在下降之中,但从下降的幅度来看,隶属一元事业群的四个省市中,北京、上海两地,平安人寿市场份额下降的百分点数略高于中国人寿;而在大广东地区,中国人寿市场份额下降的百分点数要远远高于平安人寿。
隶属二元事业群的三个保费大省当中,除在江苏,国寿市场份额不降反升之外,浙江以及四川两地平安人寿的市场份额下降的百分点数均低于中国人寿。
从几个典型市场来看,一元事业群表现优于二元事业群的说法并不能得到有效印证。而从全国范围来看,2016年,中国人寿原保险保费市场份额降至19.85%,同比下降逾3个百分点,而平安人寿市场份额下降不1个百分点,也并不能说明问题。
“2016年中国人寿个险新单保费反超平安人寿或许才是最直接的原因。”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长期以来,中国人寿以及平安人寿等传统险企都将个险渠道视为核心渠道,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寿在该领域牢牢把持头把交椅。但由于一度中国加大了对于银保渠道的投入力度,而平安人寿始终坚持发展壮大个险渠道,二者的差距不断缩小,2014年,平安人寿个险新单保费超过中国人寿。
这对于中国人寿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在传统大中型险企齐齐转型的当下,这一态势显得格外严峻。于是近两年来,中国人寿不断加大对于个险渠道的投入力度,保费收入与代理人数量出现同步回升,其代理人数量由2013年谷底的65.3万人,增加至2015年的97.9万人,截至2016年中期已飙涨至129万人。
根据两家公司的半年报,2016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个险渠道终于重新夺回头把交椅:中国人寿个险渠道实现新单保费逾600亿元,而平安人寿为550.72亿元。2016年全年数据尚未公布,但据上述业内人士透露,中国人寿个险渠道确实已经实现了对于平安人寿的超越。
但这显然还不是最终结局,传统险企对于个险渠道的看重,决定了中国人寿与平安人寿有关于个险一哥的争夺战仍将持续,且只会愈演愈烈。据悉,在2017年开门红期间,平安人寿个险渠道的表现就颇为抢眼,其中包括一部分交费期为三年的业务,而中国人寿则坚持没有做该类型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