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国人寿

黄浦区启动原工部局大楼保护性综合改造工程

2019-04-22 天津中国人寿

外滩一带又一座老大楼将重焕光彩。获悉,位于黄浦区的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日前启动,黄浦区将对项目中的核心建筑——上海原工部局大楼启动保护性综合改造,预计在2022年大楼建成100年时完成。未来,保护性综合改造后的原工部局大楼将成为办公场地,建筑中央的广场将向市民游客开放。
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位于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外滩金融集聚带核心区域,由江西中路、福州路、河南中路、汉口路围合而来,占地约15280平方米。现有主要建筑4幢,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其中,原工部局大楼是该项目的核心建筑,在上海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象征意义。它曾是上海城市最高水平的人文艺术殿堂,这里诞生过远东第一乐团,其内的礼堂是西方国家乐团在上海演出的首个剧场;是上海大剧场的原址,曾为解放后上海文艺演出主要场所;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后在这里的礼堂进行过学术演讲。
考虑到160街坊内建筑年代久远,配套设施较为陈旧,内部结构较为混乱,存在不同程度的搭建等问题,对于街坊历史风貌的保护存在不利影响。早在2014年,上海市相关部门和黄浦区就将原工部局大楼修缮工作列为黄浦区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并作为上海市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和外滩“第二立面”改造项目。了解到,为了配合改造,大楼内部的单位目前均已搬迁,周边单位和居民也已基本清空。改造工作预计于年内启动,计划在2022年大楼建成100年时完成。
原工部局大楼几经沧桑,在一些建筑细部上与初建时有所改变,均会在保护性改造中尽量恢复。更为难得的是,在此次保护性改造中,还将弥合这幢大楼在设计初建时的一个“遗憾”。参与改造修缮管理的外滩老建筑公司负责人告诉,在设计修缮方案的过程中,修缮方找到了大楼建造时的原有设计图纸。令人惊讶的是,图纸上的大楼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围合型建筑,没有缺口,与目前大楼的实际面貌并不相同。原来,由于经费短缺等各种原因,大楼建造时没能围合成功。此次保护性改造中,修缮方将对大楼现有的L型缺口进行围合,使其外形与建造时的设计图一致。“但我们不会做‘假古董’,缺口处重新围合的建筑会有自己的风格,但整体将与老楼保持一致。”这位负责人说。
原工部局大楼围合起来形成的广场,原来是一些加建的杂乱建筑,都将在此次改造中拆除,恢复原有的广场空间,预计面积接近一个标准足球场。今后,市民游客可以走进广场休憩,近距离感受老建筑的魅力。
了解到,所谓外滩“第二立面”,是指非临江的外滩建筑群,这一区域有相当数量的老大楼目前被企业与居民混居混用,大楼建筑不堪重负、功能没有很好发挥出来。据初步统计,外滩区域老大楼共涉及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已释放了30万平方米,还有141栋、86万平方米待开发。黄浦区长巢克俭透露,目前外滩区域正在开发的项目有5个,涉及36万平方米,还剩下50万平方米未开发。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