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第一家居家养老企业、第一家医药领域的投资性公司、第一例非投资性公司外资股权出资项目 均选择落户闸北。上半年,闸北区在外商投资领域迎来多个 上海第一 ,共引进外资38亿元,同比增长30%,增幅居中心城区前列。
相当一段时间里,闸北区的外商投资并不红火。 十一五 末,全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总共9家,与其他中心城区的差距不小。但截至6月底,落户闸北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16家,外商在闸北区的投资速度明显加快。
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与区域转型发展不无关系。随着南部苏河湾、中部大宁、北部市北高新园区的兴起,旧区改造的推进,闸北的区域环境更加符合外资发展需求,从而吸引外资纷至沓来。
吸引外商的,还有服务企业的制度。在区商务委,见到一支平均年龄只有31岁的外商服务团队。他们外语能力强,又精通渠道、客户、项目、成本、品牌等,在与外商沟通交流时更加顺畅。区商务委负责人介绍说,仅项目管理服务一项,就覆盖外商投资的整个周期,从外商信息获取,到业务咨询、政策谈判、证照办理、公关协调等,都有服务团队成员在场,帮助众多外商在 人生地不熟 的上海顺利落户。
由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 百人团队 ,也让外商找到了 宾至如归 的感觉。 百人团队 与企业开展 一对一 定期联系,为企业提供 零距离、零障碍、零时差 的服务。企业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向 百人团队 成员反映,继而由团队成员协调解决。上半年,当 第二家久光百货选址闸北大宁 的消息传出后,久光品牌的所有者香港利福集团负责人喜忧参半:喜的是能顺利进入大宁这一成熟商圈;忧的是作为外商投资,需要在有限的期限内办理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立项事宜,一旦逾期,企业将面临高额的违约金。 好在闸北区分管领导作为项目结对人,为我们与相关部门牵线搭桥,原本审批要花9个月以上,现在2个月内就完成了 ,利福集团对此十分惊喜。
不仅要落户得下来,还要发展得精彩。 闸北区商务委透露,这既是他们对落户外商的期待,也是对外商的承诺。于是,一些在外商看来的 分外事 也成为服务团队的 分内事 。前不久,一家外商的照明产品被监管部门认为在产品能效上有虚假宣传的嫌疑,企业觉得冤枉。服务团队获悉后,协助企业尽快将相关产品送往权威机构检测。最终的检测结果显示,产品的宣传并未夸大。对此,企业格外感激: 当时我们手足无措。好在区里的服务团队为我们冷静分析,最后我们用质量证明了自己,也让我们对在闸北发展更有信心。 统计显示,1月至6月,闸北区外资企业共完成区级税收12.9亿元,同比增长27.9%,占全区区级财政收入32.7%,显示出强劲、良好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