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往年,今年 极端天气 成为左右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关键词。由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作用,干旱、暴雨威胁着全球农产品的生产。在此背景下,大豆、玉米、小麦等全球主要农产品市场将会迎来怎样的走势
从去年起,全球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下遭遇了极端天气。其中,位于太平洋东岸的美国和加拿大持续高温干旱,超过一半的国土受到牵连。连续的高温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由于北美盛产的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正处于生长关键时期,市场预期持续高温和干旱将导致玉米、大豆等作物减产,导致国际大豆、玉米市场价格大幅上扬。更令人担忧的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尚未消失,拉尼娜现象又将接踵而至。有分析指出,今年秋冬季拉尼娜现象将带动国际农产品价格再度上涨。
极端天气推高农产品价格
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共发生过14次厄尔尼诺现象,若按强度划分,今年这轮厄尔尼诺现象强度可以排进历年前三,因为无论持续时间、累积强度还是峰值强度,它都达到了65年来的最高水平。
尽管最新的大气海洋监测结果显示这场持续了13个月的极强厄尔尼诺现象已于今年4月结束,但其影响并未消失。与此同时,拉尼娜现象又将接踵而至。也就是说,在未来一段时期,极端天气仍将持续。
美国国家气象局日前发表声明称,美国中西部地区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连创纪录,超过50%的国土受到旱情影响。连续的高温干旱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市场预期将导致玉米、大豆等作物减产。供不应求将使国际大豆、玉米的市场价格大幅上扬。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市场大豆期货价格从6月初触底反弹以来,6月内涨幅已超过22%,创下至少两年来的最快涨势纪录。玉米价格也连续上涨,美国市场玉米价格从6月中旬强劲上扬,截至目前,跟踪玉米期货价格表现的玉米指数在不到20个交易日内上涨了37%,刷新了2011年9月份以来的新高。
二季度后逐渐平稳
2012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后,美国政府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来尽量减小其对农业的负面影响。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12作物年度开始后,美国共有33个州的1628个县被定为极端天气受灾区,其中有1496个县是干旱受灾区。这些受灾区的农牧主可向政府申请低息紧急贷款。当时美国农业部已将此类贷款的利率从3.75%降至2.25%。
有分析认为,多年同厄尔尼诺现象周旋的经验和政府的协助措施将保障美国农业不会受到过大冲击,未来农产品价格还是会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中国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专家朱险峰指出,预计二季度美国市场玉米价格以小幅波动为主。目前,美国玉米正进行播种,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出现洪涝拖慢了播种时间,是玉米价格的短期支撑因素。后期国际玉米市场仍面临着供应增加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