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国人寿

从被动发展到主动出击 中国人寿革新求变

2018-06-29 天津中国人寿

“)不会放弃任何发展的机会,也会抓住任何发展的机遇。”从2005年9月7日杨超执掌中国人寿三个月后在媒体首次亮相,到日前中国人寿2007年中期业绩发布,这句话就不断被杨超及中国人寿管理团队重复着。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两年来,就是这样一个信心满满、锐意进取且务实、低调的管理团队,赋予中国人寿新的企业形象:激情内敛、稳健的,同时是敏锐、积极进取的。

“中国人寿、)创造的中国保险股概念,放大了中国保险业对中外战略投资者的吸引力,特别是外资在积极寻求投资中国保险业的一切机会。”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中国人寿的成长让外国投资者对中国保险业发展空间有了良好的预期,他们在投资国内保险业时甚至降低了门槛。

良好的业绩支撑、不断优化的业务结构,完善的公司治理,有效的风险管控、充足的偿付能力,体现了作为中国寿险业龙头企业和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稳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是真正优秀的企业其价值体现不仅仅是赚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发展创新对行业的带动、对国家、社会的影响力增强,而这一点中国人寿确实是令人刮目相看。

“不可复制!”监管部门一位官员在谈到中国人寿的发展,特别对农村保险业务的拓展时曾感叹。在公司2007年中期业绩发布资料中有一个九页纸的对公司介绍,其中有多项中国人寿这两年在保险行业创造的第一:2007年公司成功回归A股,成为境内资本市场保险第一股和全球第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市值稳居全球上市寿险公司第一位;在《财富》杂志最新评出的全球500强企业排名192位,并以588.67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世界品牌500强”第306位;入股9家上市及非上市商业银行及),成为与银行关联度最高保险企业;与云南、深圳、新疆等地方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中国金融业首建慈善基金会;而公司对农村业务的拓展更是硕果累累。中国保险股份董事会秘书兼发展改革部总经理刘廷安说:“可能有些人认为,中国人寿的发展得益于行业主管部门给予公司的特别政策,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中国人寿整个公司在努力从被动发展向主动出击转型,很多发展机会都是公司主动出击捕捉到的,而每走出一步都是创新的过程。”

两年前,刚刚履新中国人寿集团总经理、国寿股份董事长的杨超坦言,摆在他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如何正确地带领中国人寿这艘航空母舰朝着金融控股集团的方向发展。他感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而到2007年初,在寿险股份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的基础上,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公司、投资控股公司、富兰克林资产管理公司先后成立并开展业务,集团内部已经形成了独立法人之间的混业经营模式。在媒体见面会上,杨超对国寿金融控股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诠释得到位而清晰:经过实施“三步走”,在“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发展目标下,包括寿险、产险、养老金、银行、基金、证券和信托在内的保险和非保险业务,都将作为金融控股的“核心主业”。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步,即把养老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纳入保险的核心主业。公司的目标是希望能提供一个金融超市,使客户能够享受到多方面的理财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