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国人寿

首席投资官细解中国人寿海外操盘术

2018-05-11 天津中国人寿

“鉴于目前人民币有较大的升值压力,)将主要利用自有外汇资金进行境外投资。对于购汇进行境外投资,我们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应谨慎对待。未来条件成熟时,中国人寿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增加境外投资的规模。”7月26日下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刘乐飞在与媒体记者的座谈上做出如上表述。

7月25日,中国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允许保险机构运用自有外汇或购汇进行境外投资。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坐拥中国保险业近一半总资产的中国人寿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海外投资前传

据刘乐飞介绍,目前中国人寿完全没有换汇进行境外投资,所以海外投资的资金全部为自有外汇资产,其主要来源是中国人寿海外上市募集的资金,及近年来投资运用的收益。

公开资料显示,通过纽约、香港两地上市,中国人寿共募集资金34.7亿美元。

一位中国人寿的原高管曾向本报记者透露,由于中国人寿上市前后,国务院已经原则批准保险资金投资境外市场,因此中国人寿的外汇资金一直留在海外,大部分以银行结构性存款的形式存在。

2004年8月,《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中国人寿开始运用自有外汇试水海外投资。

刘乐飞称,目前上述外汇资产在境外运用的投资组合为:H股、债券、结构性存款及流动性资产,各占约1/3。

中国人寿对近两年国有商业银行在香港的IPO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如建行、中行和工行,都有中国人寿巨资认购的身影,并成为其最大的策略流通股股东。

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再度出手,斥资2000万美元认购洛阳钼业的股份,斥资2.344亿港元认购银泰百货。

上述几次杀入H股一级市场的经历,让中国人寿收获不菲。刘乐飞虽然没有透露具体的投资收益,但称,“即使剔除人民币7%的升值,也有不错的收益”,收益率“远远高于10%”。

此外,刘还透露,目前中国人寿外汇购入的债券并非国外债券,而是中国本土发行的外币债券,其中包括中国人寿在2006年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发设计,并由中国人寿全额认购的美元定向债券。

上述内容曾出现在中国人寿2006年的中期业绩公告中。中报评价此债券是“中国债券市场第一笔定向发行的债券,开创了中国私募债券的先河”。

按照《办法》的规定,保险机构海外投资需选取受托人和托管人。“我们已选定境外投资托管银行并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并正在选择境外专业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我们的受托人。”刘说。

刘乐飞还称,中国人寿一直非常重视保险资金的境外投资,前期主要以“两条腿”走路。

其一,在公司内部成立了境外投资管理部门,引入了相关专业人才,组建了专业化的国际投资管理团队,完善了投资制度和流程,并引进了国际领先的DST投资管理信息系统。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