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股东大多布局“榜眼” 持股可进可退
另有8家上市银行的控股权十分稳健,如果大股东不点头,即使是资本市场的土豪也难以“任性抢权”
■本报记者 张 歆
在房地产业务领域一向被视为标杆的万科,在资本领域也给各路豪门演绎了一堂生动的股权争夺战。事实上,万科并购大战的启示绝不止于万科本身,对于A股市场最为“位高权重”的上市银行而言,这场并购大战至少提醒了其注意股权结构是否足够稳定。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半数上市银行没有实际控制人,现在前几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比较接近,从理论上来看,也可能遭遇“类万科”的股权争夺。其中,股份制银行最容易被险资等豪门选中,而城商行的股权结构则最具有被并购的潜力。
此外,即使不考虑未来可能的进一步股权争夺,8家已经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截至目前,险资重仓的银行已经达到6家,险资股东大多坐镇“榜眼”位置,便于进退。
8家银行大股东
稳居高位
16家上市银行中,中央汇金高比例控股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也就是说,上市银行里非中央汇金嫡系的只有11家。此外,财政部中信集团控股、控股的股权比例都超过50%,为绝对控股股东,控股权十分稳定。
剩下的银行中,作为国有五大行之一,总股本逾742亿股,仅A股总市值就超过了2200亿元,且财政部和全国社保基金合计持有接近31%的股权,超过了相对控股的股权比例下限;其余前十大A股股东绝大多数为央企或地方国企,且长期以来比较稳定,因此,交通银行被“野蛮人”强行入侵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
据此计算,至少有8家上市银行的控股权十分稳健,如果大股东不点头,即使是资本市场的土豪也难以“任性抢权”。
3家银行曾
遭遇险资举牌
日前,公告称,和华夏人寿于6月29日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双方均是民生银行的股东,前者持有民生银行2.92%股权;后者之万能保险产品持有2.56%股权。双方成为一致行动人后,可行使表决权合计为20.02亿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5.48%。双方表示,本次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目的是加强在民生银行的影响力, 不排除未来12个月内增加其在民生银行中拥有权益的股份的计划。此外,从公告内容来看,东方集团在一致行动中占据了主导位置,双方约定在“若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双方同意以甲方的意见为准在公司股东大会上对相关议案进行表决”。
16家上市银行中,民生银行股权结构最特殊。2014年至2015年,安邦集团旗下保险产品通过手法凶悍的连续举牌坐稳了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在安邦举牌之前,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的合计持股比例也远不足10%,且民生银行持股在1%-5%之间的股东众多,这意味着,并购方无论是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还是大宗交易、乃至委托表决权的资本操作空间都十分大。
除了民生银行以外,安邦集团还曾经举牌。招商银行第一大股东招商局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其后也曾主动增持,截至去年年底合计持有股份比例达到29.97%;而且,安邦集团在持股比例越过10%后也暂停了增持。
此外,也曾获得了富德生命人寿的多次举牌,不过浦发银行目前合并持有股份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是上海市100%控股公司,合计持有浦发银行24.319%股份,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也持有20%的股权,两大国资背景的股东在关键时刻存在一致行动的可能,险资冒险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可能性不大。
除了被险资举牌的3家银行外,临近去年年末,发布公告称,德意志银行及其关联公司拟以协议方式,转让华夏银行21.36亿股,约占其总股本的19.99%,而华夏银行目前的第一大股东首钢总公司持股比例为20.28%。不过,曾经表示,此次权益变动完成后,在未来12个月内,不会继续增持华夏银行股份。也就是说,短期内,华夏银行不会爆发股权争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业界对于险资抢食银行股权的动机有多种猜测,但是除了已经绝对控股平安银行的平安集团外,目前其余险资股东并没有深入介入参股上市银行的日常经营。
“就是财务投资”,一位遭遇险资举牌的股份制银行有关人士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相应险资并未就举牌与银行进行沟通,只是表示看好该银行未来的发展,希望做财务投资者。
4家银行股权结构
“有缝可钻”
在16家上市银行中,部分银行与万科股权结构并非高度雷同,但是也并非“无缝可钻”,有4家银行的股权结构最具股权争夺的想象空间。
首先是同业没有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其股权结构呈现并不完全均衡的“三分天下”态势:福建省财政厅持有17.86%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人保集团合并持有14.06%的股份;中国烟草总公司合计持有超过6.7%的股权。
此外,3家上市城商行的同样没有控股股东,还曾经爆发过国资与外资的第一大股东之争;随着城商行业务扩张,其被险资相中的潜在可能性也将进一步增大。
具体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紫金投资集团以及其一致行动人、南京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合计持股比例为25.6%,法国巴黎银行与法国巴黎银行合并持有18.85%股权。
前两大股东宁波开发投资集团和新加坡华侨银行股权比例基本上旗鼓相当,股权结构比较稳定且两大股东一向和睦;但是由于另有多家股东的持股比例在5%-11%之间,现有的大股东还不能对理论上可能存在的“资本入侵”高枕无忧。
单一大股东是荷兰ING集团,持股13.64%;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股8.84%和5.08%。
“单从股权结构上来分析,即使没有险资介入,部分上市银行也面临着其他野蛮人并购的风险,事实上,部分银行此前已经发生过股权争夺战,现有第一大股东甚至曾经一度丢失了第一的宝座,最终依靠定向增发重回股东榜首位”,资深并购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只是由于银行股大多股本量巨大,除了资金来源包容性巨大的险资以外,其他类型的资本很难‘一口吃掉个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