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岱仁接替万峰担任总裁半年有余之后,中国人寿长期坚持的转型策略颇有些“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味道。
近日,中国人寿公布2014年三季报,报告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53亿元,同比增长16.3%;基本每股收益0.97元,同比增长16.3%;总投资收益率为5.10%;市场份额由25.7%上升至26.3%。虽然保费收入仍出现2.05%的下降,但降幅在逐渐缩小。
三季报,可以说是林岱仁上任半年的“成绩单”,在中期业绩报告中保费、净利、市场份额均出现滑坡的背景下,三季报呈现出的业绩回暖趋势明显。
半年之中,中国人寿从内部资源整合、组织架构、业务转型方面都经历了大幅度的调整。一位保险行业从业多年的人士向理财周报表示,作为保险行业巨头,中国人寿的转型步伐和平安、新华等险企相比相对滞后,但从三季报中,可以看出转型带来的红利正在逐步释放。
三季度净利润增长16.3%
退保率攀升至4.77%
10月28日晚间,中国人寿公布了2014年三季报,报告显示,中国人寿营业收入3478.12亿,同比下降0.5%,归母净资产为2578.98亿元,较年初增长17.1%。
受益于投资环境的改善,中国人寿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5.53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第三季度为91.46亿元,同比增长22.1%。
中国人寿表示,“净利润的增长是由于投资收益增加和资产减值损失减少,以及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的变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四大上市险企中,中国人寿前三季的净利润表现并不突出。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最大的为,同比增幅达到60.1%,净利润最高的为,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共实现净利润316.87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在基本面上,保险行业整体已扭转过去两年的低迷增长态势,随着资本市场投资收益率的改善,险资投资收益较往年明显改善。
在投资工具不断创新和投资渠道不断拓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寿选择加码另类投资的动向非常明显。
据了解,在此前召开的国寿资管2014年工作会议上,杨明生表示:“在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寿资产要积极参与,继续加大另类投资选项力度,在重点城市、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加大对实体经济投资力度;要建立高效的评审决策机制,避免进入高风险领域,从保险资金特性出发严控风险。”
10月29日,中国人寿发布公告,公告显示,中国人寿拟与国寿投资签署《保险资金另类投资委托投资管理协议》,根据协议,国寿投资将以自主方式对中国人寿委托管理的资产进行投资和管理,委托资产包括股权、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以及类证券化产品,协议自2015年1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为1年。
截至协议终止时,中国人寿委托国寿投资管理的资产将不超过1500亿元或等值外币。
数据显示,2013年底,中国人寿委托国寿投资管理的资产为111.35亿元,而截至2014年9月30日,委托资产规模已达到464.85亿元,增幅明显。
此外,退保率攀升亦是中国人寿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3年,中国人寿的退保率分别为3.30%、2.54%、2.31%、2.79%、2.72%和 3.86%,而据中国人寿2014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中国人寿的退保率为4.77%,已达到近几年来的新高。与此同时,退保金的规模也攀升至826.45亿元,比去年同期的502.04亿元,大幅增加64.6%,对此,中国人寿表示,受各类银行理财产品冲击,部分产品退保增加。
实际上,退保增加的问题同样困扰着其它三家上市险企。今年前三季度,四大险企退保金总计达1415亿元,同比大增54%。其中,新华保险前三季度退保金为279.62亿元,同比增长32.20%,退保率也较去年同期的4.9%增加至5.5%;的退保金为234.02亿元,同比增长57.10%;平安的退保金额相对较小,前三季度为75.46亿元。
对于退保增加,新华保险将其归因于“寿险市场环境的整体影响”,中国平安则表示是由于“部分分红保险产品退保增加”。
一位券商分析师向表示:“近年来,大型险企纷纷加大业务结构调整的力度,银保渠道业务收缩,退保压力也随之而来。”
中国人寿相关人士向表示,“目前整个保险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以及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外部经济环境日趋复杂,退保增加以及满期给付等问题不可避免,也是转型的必经阶段。”
大规模人事变动涉及四大子公司
在中国人寿三季报公布的前几日,保监会批复,核准刘家德担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副总经理的任职资格。此前的三月份,刘家德刚刚辞去中国人寿副总裁的职位转任国寿养老总裁兼董事长一职。
今年3月份以来,关于中国人寿高层人事变动的消息此起彼伏。3月底,万峰卸任国寿总裁一职,由原副总裁林岱仁接任。
同时刘英齐、刘家德亦不再担任国寿副总裁的职务,其后证实,刘英齐赴职国寿财险,原国寿资管副总裁崔勇接替刘英齐担任国寿电商总裁,刘家德转任国寿养老董事长兼总经理一职。
8月27日晚间,中国人寿发布公告显示,经中国人寿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同意首席运营执行官许恒平、业务总监兼河北省分公司总经理徐海峰、总精算师利明光、财务总监杨征担任公司副总裁的职务。
至此,国寿股份的前四位高管全部发生变化,而原高管的职位调动则涉及到了集团的四家重要的子公司:国寿股份、国寿财险、国寿养老险与国寿电商公司。
自上任以来,林岱仁不断加大对国寿集团内部资源的整合力度。据了解,除了稳步接班国寿现有经营策略外,林岱仁在就职演讲中表示,要继续深化改革,并不断整合集团资源,使公司经营效率最大化。
董事长杨明生也在一系列新子公司开业时表示,“国寿集团将借助不同子公司的平台作用,推动形成不同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和金融综合经营格局,增强集团整体竞争力。”
除传统寿险、财险两大业务以外,国寿集团今年以来也加快了在养老险以及电商公司的排兵布阵。
资料显示,刘家德自2003年起担任国寿股份副总裁,自2004年6月起兼任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自2006年5月起兼任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2014年5月担任国寿养老险总裁兼董事长。
据了解,中国人寿从1983年起开始经营补充养老保险业务,1998年开始对养老金业务实行个人账户式管理,2005年8月获批企业年金账户管理人资格。
根据《201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19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72万人。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4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征缴收入19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9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未来市场广阔,养老和健康险产品将会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国寿养老内部人士向表示。
据了解,在2013年底的全球开放日上,中国人寿就曾表示,“政府正在与中国人寿协作推动重大疾病保险,公司相当于服务提供商。公司认为深化改革方案的宣布将会对行业的产品组合产生结构性影响。”
此外,相对于中国平安来说,中国人寿在电商领域一直薄弱。去年年底以来,中国人寿加大了在电商领域的布局。
据了解,此前,林岱仁曾公开表示将带领国寿积极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技,不断推进体制机制、产品、管理、服务和技术等各领域创新。
中国人寿今年以来的人事调整也涉及到电商公司。开业不到4个月,国寿电商筹建的功臣刘英齐离开国寿电商,转任国寿财险,原国寿资管副总裁崔勇接任刘英齐担任电商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据了解,2013年11月,国寿股份投资超20亿元在上海建立数据中心,与此同时,其在北京投资50亿建造的数据研发中心也预计将在2015年完工。同期,国寿集团独资成立的中国人寿保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已宣布开业。
的一份报告也显示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国人寿将继续加强结构调整措施,并通过上海和北京两地的数据中心和电商公司来促进电子化的发展。
除了四大子公司领导层轮换以外,中国人寿董、监事的人事轮转也在进行之中。10月24日,中国人寿发布公告,核准张祖同、黄益平担任中国人寿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核准熊军红担任中国人寿外部监事的任职资格。
据了解,中国人寿原独立董事孙昌基、唐建邦与原外部监事罗中敏于今年5月29日提出辞职申请,三人的职位分别由张祖同、黄益平与熊军红接替。此前,唐建邦还担任中国人寿战略投资与决策委员会主席及审计委员会委员,孙昌基担任提名薪酬委员会主席及审计委员会委员,资料显示其任期止于2015年7月9日。
中国人寿相关人士表示“属于公司内部正常的人事调整,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中国人寿未来或将发力个险
大规模人事变动背后,可能是林岱仁对中国人寿内部组织架构的全面调整。
此前有消息称,9月初,国寿总部召集公司中层及以上干部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
林岱仁在会上透露出这样的信息:没有业务销售经验的处级干部将挂职到三级机构进行挂职锻炼,下一步将出台“三定方案”进行机构和人员整合。
据了解,“三定方案”是指定岗位、定编制、定职能。根据“三定”方案,在同一岗位任职6年及以上的部门负责人,必须进行轮岗。没有基层任职经验的,则须去基层挂职两年。
这是在中国人寿高层“大换血”之后,针对中层领导的又一轮调整。
另据媒体报道,“三定方案”着重对个险销售部进行了调整,中国人寿对个险部门新设立了收展规划发展处、收展人员管理处、县域发展处、综合开拓处和销售系统管理处。在组织架构中,个险部门和团险部门与董秘局、战略与市场部平行,排在第一层。
此前,杨明生在2014年上半年经营形势分析会上表示,要推进个险渠道发展,推进财险、养老险等板块发展,推进投资能力建设和渠道创新。
据了解,作为中国人寿的主要竞争对手,平安寿险在个人寿险业务上表现强劲,据其2014年三季报显示,其盈利能力较强的个人寿险业务规模及价值均实现较快增长,个人寿险业务实现规模保费1,779.76亿元,同比增长14.3%。
着力个险渠道的同时,中国人寿保险营销人员的数量与质量可能成为关键问题。
数据显示,2013年底,中国人寿营销员同比下降5.8%,但人均产能同比增幅有限,仅为1%。
2014年,中国人寿的保险营销员数量维持在64万左右,而2010年末,中国人寿的营销员数量为70.7万人。“个险销售主要渠道是营销员,近几年营销员流动率高企,增员难的问题在行业内普遍存在。”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
在营销人员规模增长发力的背景下,中国人寿发力个险渠道,还需面对提升营销人员留存率以及如何增加人均产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