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中国人寿集团在四川成都召开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对来自四川、陕西、甘肃、重庆等地震灾区和其它各级机构的27个抗震救灾先进集体、87名优秀个人进行了表彰。会议指出,要从八个方面弘扬中国人寿员工在抗震救灾理赔工作中形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服务、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守纪律”的精神,扎实推进打造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中国保监会纪委书记陈新权、国务院派驻中国人寿监事会主席魏礼江,全国金融工会常务副主席王敬东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中国人寿系统快速反应、果断决策,不畏艰难、恪尽职守,顾全大局、勇担责任,全员行动、主动服务,全力以赴投入了抗震救灾理赔战斗。全系统累计向灾区捐款6000万元,为参加抗震救灾的12类人员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障并已为此赔付210万元,主动与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会商助养地震孤儿,积极参加灾后救援,有力地支持了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认真履行保险职责,主动寻访客户,上门提供保险理赔服务,还从非灾区公司抽调上百名业务骨干和一批车辆和救灾物资等,支援灾区公司开展救灾理赔服务。四川灾区的客户回访率达到97.75℅。截至7月24日,全系统累计接报案16302件,其中由公司业务员主动联系的11798件,比重达72.4℅,已结案7192件,赔付保险金1.32亿元,为灾区人民恢复生产生活、重建家园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人寿总裁杨超在会上指出,在特大地震灾害的考验面前,中国人寿系统尤其是灾区公司的广大干部职工和营销员以顽强的意志坚守岗位,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认真履行职责,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对公司、对客户、对中国人寿事业的忠诚。他们顶着余震,冒着生命危险,在摇摇欲坠的办公楼中、在坍塌的废墟堆里抢救公司资金、保单和财产。他们在断水、断电,通信不畅、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设立报案点和办公场所,顶着高温为灾区群众办理报案和理赔服务,在灾区树立了中国人寿昂然不屈、诚信服务的良好形象,充分体现了国寿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服务、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守纪律”的精神。杨超认为,这“六个特别”的精神,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中国人寿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人寿的宝贵精神财富,丰富、发展了中国人寿的企业文化和精神内涵。
杨超认为,中国人寿在“5.12” 抗震救灾中的最大收获。一是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员工队伍经受住了考验,企业凝聚力明显提升;二是在危难面前勇于承担,公司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品牌影响力有效扩大,员工自豪感大大增强;三是企业精神风貌充分展示,企业文化内涵得到丰富;四是积累了应对巨灾的专业工作经验,增强了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光荣感、责任感。通过抗震救灾理赔实践,他们深刻体会到,第一,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勇担行业和社会责任,是做好抗震救灾理赔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第二,坚强有力的领导、正确果断的决策,是做好抗震救灾理赔工作的前提基础;第三,广大员工和营销员顾全大局、忘我拼搏、无私奉献,是做好抗震救灾理赔工作的根本保证;第四,精心组织、团结协作、步调一致,是做好抗震救灾理赔工作的重要条件。这些收获和体会,将会转化为他们推进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建设的巨大精神力量。
杨超强调,中国人寿打造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尤其需要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他要求全系统从八个方面积极努力。一是坚持学习先进、弘扬正气,努力培育符合中国人寿特色的企业精神;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切实做到“效益最好、形象最佳、回报最大”;三是坚持不畏艰险、创新进取,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四是坚持团结协作、共享资源,不断增强整体竞争实力;五是坚持厉行节约、艰苦奋斗,集中力量办大事;六是坚持号令如山、步调一致,努力打造高执行力员工队伍;七是坚持善始善终、信守承诺,坚决夺取抗震救灾理赔工作的全面胜利;八是坚持服从大局、干好本职,以实际行动和出色业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杨超号召全系统要结合学习宣传本系统的抗震救灾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全国抗震救灾英模的活动,迅速掀起学先进、赶先进的高潮,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先进性建设,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员工思想业务素质和队伍执行力,为打造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成都,集团各成员单位总部和地市级以上机构设有分会场。集团公司和集团各成员单位总部有关领导、部门负责人和受表彰的先进代表,四川省和成都市部分员工代表约300人出席了主会场的会议。全系统其他干部职工、营销员代表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