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买保险

打造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和碳金融中心

2018-11-17 烟台买保险

国务院今年3月26日批复同意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充分发挥湖北国家低碳省试点示范作用,明确“支持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建设”。湖北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打造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和碳金融中心。

湖北碳市场和碳金融在全国遥遥领先

2012年初,国家发改委下文同意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7个试点先后开市。

武汉城市圈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较早关注碳减排问题。早在2010年11月,全国首家碳减排联盟——武汉碳减排协会就正式成立。湖北被列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后,虽然启动时间处在第六位,但后来居上。设在东湖高新区的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在开市当日就成交51万吨,成交金额1071万元。湖北碳市场交易一起跑就领先全国。截至今年3季度,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占全国50%以上,成交额一直占40%以上,最高时占到58%。

与全国其他试点省市相比,湖北碳交易创新步伐更快,特别是碳金融领先全国。2014年9月9日,兴业银行武汉分行、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方签署了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和碳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宜化集团利用自有的碳排放配额在碳金融市场获得兴业银行4000万元质押贷款,该笔业务单纯以国内碳排放权配额作为质押担保,无其他抵押担保条件,成为国内首笔碳配额质押贷款业务。湖北在全国首创碳质押贷款、碳资产托管等业务,累计促成4.4亿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碳资产托管200万吨。

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多家银行签署800亿元的全国最大碳金融授信,用于支持减排技术应用和绿色能源项目开发。设立国内首只碳基金,第一笔规模为3000万元已全部用于投资湖北碳市场;中心能够提供质押回购、碳债券等各类碳金融产品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目前,由控排企业、碳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机构、个人等市场主体博弈形成价格均衡,使湖北碳交易成交价稳定在21-29元/吨之间。目前,武汉已成为全国最大、最活跃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金融中心。

做大碳市场是建设两型社会引领区的突破口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建成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而大力推进碳市场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碳市场,就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上世纪60年代末提出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实际上就是排污权的一种。其理论依据为科斯定理,即在明确产权归属且交易成本为零或极小的情况下,无论产权归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可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碳排放权交易是低成本、市场化减排的有效手段,而仅靠企业和个人意愿或通过行政命令是难以达到减排目的的。

2005年2月1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正式实施,它以法规的形式限制了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人类在保护地球家园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而从经济角度出发,它更是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碳交易市场。由于二氧化碳是最普遍的温室气体,也因为其他五种温室气体根据不同的全球变暖潜能,以二氧化碳来计算其最终的排放量。国际上把这一市场简称为“碳市场”。业内人士预计,未来碳交易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

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人类活动碳排放量达到360亿吨,平均每人排放5吨二氧化碳,创下历史新纪录。其中列首位的是中国,碳排放量占全球的29%;第二位是美国,占15%;第三位是欧盟,占10%;第四位是印度,占7.1%。在排放总量上,我国已超过欧美总和。在人均碳排放量方面,我国人均排放7.2吨,首次超过了欧盟人均排放量。

2013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湖北视察时指出:两型社会建设意义重大,是发展内在要求;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因为地球没有足够资源支撑;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对人类有所贡献。武汉城市圈是全国最早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扎实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将做大碳市场作为建设两型社会引领区的突破口,为我国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乘势而上将武汉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碳金融中心

在碳市场中,交易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各种排放配额通过交易所为主的平台易手,二是相对复杂的以减排项目为标的交易。前者派生出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后者也成为了各种基金追逐的对象。而且,这一市场的交易工具在不断创新、规模还在迅速壮大。自《京都议定书》实施以来,碳市场参与者从最初的国家、公共企业向私人企业以及金融机构拓展。全球碳金融市场规模每年以20%—30%幅度高速增长,现已达到近2000亿欧元规模。在我国,目前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外资行已经推出了碳交易的投融资、碳期权期货、碳指标交易和相关中介服务等业务;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先后推出碳交易的抵押、融资方案,交通银行等也已经推出二氧化碳挂钩型本外币理财产品。

今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双方发表《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提出“中国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将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届时,全国统一碳市场将覆盖30亿至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将使中国碳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是排名第二位的欧盟碳市场的两倍。由此带来的巨大碳金融市场,值得期待。

湖北要充分利用这一大好形势,逐步向外拓展,提供碳排放指标、准CDM项目、碳基金、碳期货等交易的碳金融产品,努力形成全国碳金融中心。要充分利用湖北全国领先的基础,首先向长江中游地区拓展,提供碳排放指标、准CDM项目、碳基金、碳期货等交易的碳金融产品,努力形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并打造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和碳金融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