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名片: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以公司化形式运营,注册资金600万元,由14家法人、8个自然人发起设立,于今年4月26日正式开业。
经历过开业当日媒体密密麻麻“长枪短炮”的宠爱,也经历过第一单成交时备受质疑的尴尬,开业两个月以来的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稍稍远离了舆论漩涡,在这个盛夏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
借出登记6亿元,借入登记11亿多元,借贷成交约70笔,成交金额五千余万元,平均月利率1.5%,这是温州金改百日以来,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交出的“成绩单”。
目前,中心已有9家提供资金配对服务的中介机构入驻,包括速贷邦、宜信、攀远民间借贷等。中心负责人徐智潜说,接下来希望引进更多机构,能够让这个市场合理竞争,从而进一步降低整个融资利率。
回顾这两个多月的运营,徐智潜说,让他开心的是看到民间借贷利率的下滑,目前中心的登记利率从开业之初的月息1.6%-1.8%左右下降到了如今1.48%,比原先动辄三分以上的民间高利借贷更是大大下降。此外中心的服务也在不断完善,包括向社会发布“民间借贷利率指数”,引入人行征信系统,启动机动车抵押登记服务,放开办理房产二次抵押登记等。
从目前成交的借贷看,分别以车辆抵押、协商担保、小面积房产抵押等贷款为主,其中车辆抵押贷款约占六成,协商担保、股权质押、小面积房产抵押贷款约占两成。6月12日,我市首单房产顺位民间抵押贷款在该中心生成后,预计将进一步盘活房产的剩余价值,顺位房产抵押贷款量将有较大增长。
不过该项业务目前也有不少瓶颈。攀远民间借贷的负责人颜贻潘说,一些商业银行担心房产二次抵押后,一旦业主出现资金风险,会波及银行贷款质量,因此在办理房产抵押贷款时,会“扣留”房产证等,使得借款人房产二次抵押受阻。翼龙贷执行总监侯伟杰则表示,由于现在银行评估做得比较满,而房价又在下行通道,因此用房产剩余价值办理二贷可以盘活的资金相对有限,与一些借款人的大额资金需求尚有差距。
部分中介机构建议,现在中心的成交登记大多集中在车辆抵押贷款和房产抵押贷款这两类,融资方式还是相对单一了点,容易使中介机构面临同质化竞争的局面,因此在融资方式上依然有创新的空间。比如不少企业主希望将放置于仓库的原材料、成品进行抵押,不过现在这块实际做起来的不多。此外像是股权质押、知识产权出质、债券转让等融资方式也是不少企业主关心的焦点,这都需要各方的齐力推进。
开业至今,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五千万元的成交登记金额尚不足以反映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的全貌,这位红娘要获得认可和权威性尚需时日。“我们中介对中心这样的运营模式还是比较看好的,也有信心,不然进驻的机构不会越来越多。”侯伟杰说,改革诞生的新生事物从来不会一步到位就能成功的,多一点耐心和信心,大家一起帮助中心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