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网10月12日讯 昨日,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办的东莞市深化标准化改革、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市会议大厦举行。广东省质监局副局长高国盛,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冠梓出席了活动。省质监局、市质监局、各镇街质监站、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企业和专家等3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张冠梓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市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被命名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是广东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地级市。东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在政策出台、财政资助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我市标准化工作创新发展。
比如,先后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将“技术标准战略规划”列为市重点专项规划,从战略高度整体谋划全市标准化工作。2009年,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1.4亿元用于资助企事业单位参与标准化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我市企事业单位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刚出台的《东莞市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多项有力措施,提升我市产业标准化工作水平,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论坛邀请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李爱仙作主题演讲,市标准与产业融合促进会会长曹志勇、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詹炜和美国UL保险商实验室中国区标准开发机构标准化经理张斯光等专家出席并作主题报告。四位专家分别从标准化改革与创新、团体标准解读与应用实例、高水平标准化服务机构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场需求导向的社会团体标准开发等不同角度为广大企业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具体方案。
昨日,东莞市标准与产业融合促进会揭牌成立
论坛点击
东莞市标准与产业融合促进会揭牌成立
助推我市优势产业集群团体标准建设,帮助莞企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在东莞市深化标准化改革、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东莞市标准与产业融合促进会揭牌成立,广东青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志勇当选为首任会长。
据了解,这是广东首个完全由企业主导的、致力于标准与产业融合的协会机构。该促进会将在助推我市优势产业集群团体标准建设,助力输出“一带一路”国际标准建设等领域重点发力,帮助莞企破解痛点,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莞企抱团
率先探路标准化建设新模式
今年初,新修订的《标准化法》正式施行。“我们向有关机构了解过,促进会这种完全由企业主导的标准化机构在国内很少见,在广东也是首家。”曹志勇表示,东莞市标准与产业融合促进会的成立既响应了政策号召,也是东莞率先探索标准化建设新模式、新格局的举措。
据悉,促进会目前已有70多家企业和机构入会,涉及建筑建材、食品饮料、健康照明、节能环保、五金模具、日化用品、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多个东莞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促进会才刚刚成立,但已经吸引了业内知名机构的目光。譬如,国际著名的标准与认证机构美国UL、德国TUV将以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身份加入促进会。此外,世界莞商联合会、市绿色建筑协会等也有相关代表入会。
据曹志勇介绍,接下来,促进会的重点工作之一是用“团体标准+认证”力推我市优势产业集群腾飞。譬如在模具、LED等领域率先发力,解决目前产业与标准融合不够紧密等诸多问题。
产业升级
推动东莞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与应用
据了解,横沥镇早在2009年就注册了“横沥模具”的集体商标,但在这一商标开发利用上存在不足。“要让诸多横沥的模具企业共同使用这个商标,就需要有一套共同的标准规范与认证,即做好横沥模具的团体标准。”曹志勇称。
以往,作为强制性标准的国家标准,企业往往更多被动执行,较少关注标准的制定过程与技术目标。
此外,在国际贸易中,标准也是国际经济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是企业、产业、装备走出去的“先手棋”。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市场,标准化建设方兴未艾,而这正是包括广大莞企在内的企业的机遇。“譬如一些非洲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经济,很多产品都需要进口,但到底进口哪些、用哪些标准?这时候他们非常需要有机构帮助他们一起确定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来进行把关。”曹志勇称。
据悉,该促进会已经与尼日利亚在中国的一家从事建筑材料进出口的合资公司,在标准化建设方面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我们将推动东莞标准、中国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与应用,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国际标准化活动中,争取合理利益,打造竞争优势地位,让东莞标准成为企业和产品的护照和通行证。”曹志勇说。
延伸阅读
东莞标准化工作硕果累累
近年来,东莞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也取得了初步成果。据了解,自2009年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资助企事业单位参与标准化工作以来,已累计投入1.4亿元。2016年以来,我市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了6项国际标准、191项国家标准、181项行业标准、26项地方标准的制订,积极将我市优势技术融入各级标准,实现产业的技术主张。
市质监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十二五”以来,东莞已有310家企业主导或参与了1063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制订,承担1个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9个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些技术委员会有效推动行业标准化工作,带动所在行业产业标准化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在国内的产业竞争力已初步展现,但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能力水平依然较低。
而早在2011年,东莞就对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主导或参与的41个标准化项目进行了奖励,其中,来自生益科技的2项国际标准就获得了200万元的奖励。这2项国际标准的建立,成功打破了以往印制电路产品标准由欧、美、日垄断的局面,为企业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提供了重要保障。
据了解,目前东莞已有生益科技和中集集团等企业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实现了突破,虎门信息传输线缆协会共制定、发布并实施执行达到国外先进标准水平的联盟标准89项。此外,OPPO、金杯印刷、坚朗五金等企业正在参与有关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