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区儿童意外保险

贵阳市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公报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我市的“二调”自2008年3月启动,以200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调查数据。全市“二调”首次采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首次采用政府统一组织、地方实地调查、国家掌控质量的组织模式,首次采用覆盖全国遥感影像的调查底图,实现了图、数、实地一致。全面查清了全市土地利用状况,掌握了各类土地资源家底。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

一、全市行政辖区面积

贵阳市“二调”结果显示,全市土地总面积8043.3660平方公里。

二、全市主要地类数据

  耕地:273830.66公顷;

  园地:12484.80公顷;

  林地:341283.82公顷;

  草地:57973.20公顷;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8723.72公顷;

  交通运输用地:10842.81公顷;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8611.33公顷;

  其他土地:40586.26公顷。

三、全市耕地分布与质量状况

  耕地分布

  全市耕地从各类土地的空间分布来看,耕地主要分布三县一市、花溪区和乌当区,合计262741.1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5%以上。

  耕地质量

全市耕地按坡度划分:

二次调查贵阳市耕地分坡度面积表

耕地面积

平地

梯田及坡地面积

单位

≤2°

2°~6°

6°~15°

15°~25°

>25°

273830.66

14705.38

42160.89

125309.34

51702.53

39952.52

公顷

4107459.9

220580.7

632413.35

1879640.1

775537.95

599287.8

100%

5.37%

15.4%

45.76%

18.88%

14.59%

全市耕地按灌溉条件划分:

全市有灌溉设施和无灌溉设施耕地面积表

有灌溉设施耕地

无灌溉设施耕地

面积

占耕地比重

面积

占耕地比重

贵阳市

79605.63

29.07%

194225.03

70.93%

根据国家耕地质量15个自然等级标准,我市无1-7级的上等、中上等级耕地,有8、9等级耕地25万亩,属我市的优质耕地。我市的优质耕地主要分布在乌当区和花溪区,占全市优质耕地的70%以上。

全市耕地总体呈坡耕地多、坝区耕地少、中低产耕地多、优质耕地少的特点。

四、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全市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

  “二调”数据显示,2009年全市耕地273830.66公顷,比2008年耕地总面积增加了1889.62公顷,主要是由于调查标准、技术方法的改进和农村税费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使二次调查的全市耕地数据更加全面、客观、准确。

从全市耕地质量看,有36699.37公顷耕地市是25度以上陡坡耕地,相当部分需要根据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安排作逐步调整。

从人均耕地看,全市人均耕地0.0633公顷,明显低于全省人均0.1115公顷和全国人均0.101公顷水平。

  综合考虑现有耕地数量、质量和人口增长、发展用地需求等因素,全市耕地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市情没有改变。同时,许多地方建设用地格局失衡、利用粗放、效率不高,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仍很突出。土地利用变化反映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很严峻。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在严格控制增量土地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盘活存量土地的力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相关政策说明

  充分共享应用“二调”成果。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编制规划和计划时应采用“二调”成果数据,切实发挥调查成果的基础性作用,推动调查成果广泛应用。

  “二调”成果公布后,相关支农惠农政策,不因地类变化而改变。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