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区儿童意外保险

外资交强险牌照的发放短时间不会对平安有冲击

和讯网消息 2号,电销“感恩5周年”公众开放日活动在上海举行。平安新渠道副董事长、产险副总经理对和讯网表示,外资经营交强险业务是必然趋势,但短时间不会对平安产险的市场份额造成冲击。

据悉,自2007年7月平安获颁第一家电销牌照,收入从07年的6.7亿元跃升2011年的220多亿,平安电销渠道业务在五年内提升30倍,与此同时电话坐席队伍规模,也保持着成倍的年均增长。截至2012年10月,平安新渠道的保费收入226亿元。

对此,卢跃表示,“用户信赖与支持是成就平安电销车险辉煌成绩和业内认可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不断进行服务升级创新的不竭动力,我们将继续做好续保以及品牌建设等来促使健康发展。”

平安201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平安产险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人民币487.50亿元,同比增长19.7%,市场份额为17.4%,稳居市场第二。依据中国公布的中国保险行业数据计算,平安产险保费收入约占中国产险公司保费收入总额的17.4%。以保费收入来衡量,平安产险是中国第二大财产保险公司。

自5月1日修订后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允许外资保险经营交强险业务,已经有多家外资机构都向保监会提供了产品报备等申请,美亚保险业务范围已扩展到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多家外资险

企也都在做相应的准备。有观点指出,车主都会选择在同一家保险公司上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外资保险真正觊觎的是交强险背后带动的商业车险。

对于外资保险经营交强险业务对平安产险的影响,卢跃表示,外资保险经营交强险业务是必然趋势,多一些竞争对手多有一些压力。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外资险企拿到牌照后,需有一段时间的认识,初期需要在渠道、人力、系统等方面的系列投入,IT系统以及比较便利的服务网络等是做好车险的必备要素,因此,短时间内是不会对平安产险的市场份额造成冲击。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