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4月,阴雨绵绵,春的气息却在处处潜滋暗长。24日,平安产险董事长兼CEO任汇川在深圳的办公室中接受了本报专访。
半年之前,在与记者的一次匆匆会面中,任表达了对本报行业入冬判断的认同,但提出“严冬之下也可看到一分暖意”。半年后,任对财产险行业的看法更为乐观,“目前全行业的经营状况大幅改善,即便剔除去年三大巨灾因素,2009年经营业绩也会同比有所提升”。
这是因为,近来任汇川注意到,以往手续费恶战已趋白热化的市场,费率正缓步上行;寡头们曾赤膊杀价的大型商业风险市场上,对手们都变得有所克制。
“与股市一样,中国的财产险市场向上反弹——但目前只是从最低的1600点反弹到2000点,国外成熟市场的情况是4000点——才刚刚开始。”任说,“所以我对2009年承保利润的判断是,会有改善,但幅度不大,行业依旧维持微利的状态。”
这位中国第三大财险公司少帅,在谈及近来的财险市场变化时,更多依据的是行业周期变化的脉动。
与寿险经营遵循的利率周期不同,财险行业的盈亏,更大程度上受核保周期起落波及。巨灾与监管收口后,困扰中国财产险行业多年的核保趋于宽松、费率下跌、核保利润减少等核保周期下行迹象,几乎已开始全面反转。更低的手续费、更高的费率与更严格核保条件,在2009年一季度初现曙光。
任汇川将这一核保周期重返上行之路,归结为“70号文”、市场主体原因、巨灾与资本市场损失、再保反推与外部资本供需条件五大原因的合力作用。
上海车险激增暖意
在较传统渠道优惠15%的特批费率感召下,至2008年底,平安财险的电话车险业务已占该公司车险业务近一成。然而,平安“八五折”的电话车险,一直以来却难以撼动上海、深圳等价格战激烈的市场。
但2009年初,任汇川发现,上海等地的车险电销数量“奇快”上升。
“从某种意义上讲,某一地域电销车险的情况,是该地市场竞争规范程度的试金石。”任表示。
个中逻辑不难理解。当上海滩的竞争对手纷纷以更低的费率、更高的手续费向当地车险黄牛们“放水”时,消费者在传统渠道便可拿到比电销这一直销渠道更低的报价,后者自然无人问津。而今上海电话车险的复苏,显然是市场实际车险成交费率已向恢复到“八五折”甚至更高的水平的风向标。
任汇川提供的另一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平安产险车险承保的件均保费是2699元,较一年前提高了153元。
其他财产险领域的费率也在小幅回升。2009年一季度,平安承保的企财险平均费率为0.57‰,而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2007年,这一数字为0.58‰。
非车险领域,曾经最令财产险公司头痛的是大型商业风险项目的招标——不断被杀低的成交费率让承保者深感“鸡肋”。
然而,在近期的电站、高速公路等大项目招标中,任汇川发现,“大家没那么玩命了。今年大家的‘底线’都在提高”。
费率的企稳意味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好转,按中国保监会最新的统计数据,2009年一季度,全国产险业务同比减亏45.2亿元,产险公司利润预计总体扭亏为盈。全季产险综合成本率106%,同比下降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