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中国平安取消筹备一年以来的所有司庆活动,以特别晨会的方式进行20周年庆。董事长兼CEO马明哲在会上提出,未来10年内跻身全球金融业10强的宏伟目标。
回顾20年,马明哲提出“蛇口精神”,并历数曾经让平安危机环生的投连风波、利差损等经营转折,称平安似野兔般在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
与昔日的行业周期风险多有类似,2008年以来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或已成平安野兔突围的又一藩篱。
2008年一季报中,高达百亿的准备金提转差下滑,一度成为平安被市场诟病的话柄。恰在20岁生日前夜,平安在业绩报告会上,向投资者回应了准备金调节的个中之道。
准备金与浮盈释放术
中国A股的深幅反转,让靠利差盈利的大鳄深深受伤。2008年一季报中,中国人寿盈利水平应声大落,中国平安则稳中有升。细心的投资者在研读财报全文后才发觉,准备金在其中的奥妙。
一季度,中国平安已赚同比增长33.2%,但准备金提转差同比下降46.5%,下降了104亿。
中国平安高层在26日的分析师见面会上回应称,投连险的账户价值下降与分红特别储备金的两项下降,造成了提转差的巨大降幅。酿成这两者下降的理由,正是A股市场大幅下挫。根据新会计准则,投连险账户价值要计入利润表,分红特别储备中来自未实现投资收益部分也要计入,而这两部分随着A股市场大幅下挫出现了近100亿的下跌,使准备金提转差出现较大下滑。
按一般的逻辑,准备金的提取,应与寿险保费规模的成长呈正相关,即在当季逾三成保费增长的背景下,提取的准备金便应有超过三成的增长,再加之转出的准备金部分,最终的提转差应是大过已赚保费增长的。
但分析师王小罡则有不同观点。他表示,平安一季度准备金数据的“不合逻辑”,是建立在上一年超提的基础之上的。
按他的估计,2007年平安由于各种因素,在国内准则下的利润表中,超提寿险责任准备金高达376.66亿元,超提比例达35.3%。因此,尽管今年一季度寿险保费收入增长33.3%,但在去年准备金超提35.3%,今年一季度不再超提的背景下,一季度准备金同比持平就很容易理解了。
而另一方面,2006-2007年中以可供出售类资产隐身于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天量浮盈,在2008年的惨淡光景中,也成为判断保险大鳄未来业绩的标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