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口银行坚持走“规模+特色”的差异化发展道路,率先在银行同业系统开展科技金融创新,建立了具有突出特点的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体系。截至2014年末,全行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1500余户,其中科技金融授信支持企业近800户,五年来累计投放科技信贷超过600亿元。连续多次荣获“最佳金融服务创新奖”、“最佳科技金融服务银行”等全国性奖项。
创设业务平台,提升创新潜力
2009年9月,汉口银行在东湖开发区挂牌设立光谷支行,成为全国首批、省内第一家专业科技支行,专门为区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服务。2010年12月,在光谷支行设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并依托中心搭建全国首个“1+N”一站式科技金融业务平台,由汉口银行协调入驻的政府部门、投资机构、证券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评估公司等各类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流水线”式的综合服务,满足企业“股权+债权”、“融资+融智”等全方位金融需求。通过一站式平台,与各类入驻机构共享信息、共控风险,在业务模式、产品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创新。目前,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在省内宜昌、襄阳等地,以及省外北京、上海、深圳和重庆设立分中心,科技金融创新的辐射面进一步扩大。
创建经营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经过持续探索实践,汉口银行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科技金融“九项单独”机制。主要包括:单独的考核激励机制,单独的客户准入机制,单独的信贷审批机制,单独的审贷投票机制,单独的风险容忍机制,单独的风险拨备机制,单独的业务定价机制,单独的人才培养机制,单独的先行先试机制。通过建立相对独立的科技金融运行机制,开展科技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创立产品体系,增强业务活力
为科技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特色产品,形成了以“投融通”为品牌的科技金融产品体系,涵盖了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在内的20多项特色产品。2009年以来,率先开展国家创新基金搭桥贷款业务,率先办理湖北首笔美术作品著作权质押贷款,率先研发推出“投联贷”、“萌芽贷”、“三板通”等渠道合作创新产品,在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上创造了区域内多个第一。同时,根据科技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建立“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项目库,分别匹配相应的产品,强化了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创新业务模式,形成内外合力
一是与政府部门合作创新风险分担模式,重点与东湖开发区管委会联合推出“萌芽贷”,实现了与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对业务风险的共控和共担。二是与风投机构合作创新投贷联动模式,通过“先投后贷”、“先贷后投”、“投贷联动”,有效满足了科技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三是与证券公司合作创新上市服务模式,联合开展了“三板通”融资业务及相关增值服务。同时,还与科技担保公司、省市科技平台合作创新了“见保即贷”、“统借统还”等业务模式。
下一步,汉口银行将进一步加快科技金融创新步伐。一是完善战略规划。紧紧围绕武汉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科技金融服务,密切关注科技金融政策和监管变化,对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战略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拟通过更深层次的投贷联动甚至股权直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以及科技金融区域品牌和武汉城市名片建设。二是深化体制改革。借助武汉市获批为全国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和银监会在我市调研科技金融深化创新的机遇,深化投贷联动的创新模式,重点推进选择权贷款、科技企业股权直投等创新业务开展,争取成为全国科技金融投贷联动试点银行,并以此为契机,探索开展科技金融事业部运作和申请成立科技股权投资公司,为科技企业提供科技信贷和科技股权投资全方位服务。三是创新业务主体。继续坚持打造“中国硅谷银行”的目标,积极申请成立科技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科技保险公司、科技担保公司等各类金融主体,致力于围绕科技金融打造综合化金融集团,为科技企业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帮助科技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及各类要素市场,开启全新的科技金融业务模式,最终实现“西有硅谷、东有光谷”的构想。四是成立科技金融研究苑。充分借助科技金融“外脑”,打造科技金融创新高端研究平台,推动科技金融产学研的深入持续发展,从而增强汉口银行科技金融活力,保持科技金融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