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会议依法选举产生了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甄瑞潮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锡江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海清当选为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来向东当选为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为当选人员颁发了当选证书。
黄双福退休 甄瑞潮接任
上午10时30分,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出席会议代表414名,超过全体代表445名的三分之二,符合法定人数。会议依法进行了选举。
记者了解到,在本届会议上,已满60岁的黄双福辞去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职务,正式退休。“退休后要补上过去欠下的亲情和友情账。”黄双福说。
会上,宣读了致黄双福、方茂明两位同志的《致敬信》。随后,新当选人员向宪法宣誓,这是东莞首次实行新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宪法宣誓仪式。
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关于东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东莞市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的决议》、《关于东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决议》、《关于东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东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等6项决议。
19件议案关注“法治建设”
截至1月29日下午3时,大会共收到议案42件,建议133件。与去年相比,议案数增加了4件,建议数增加了2件。
本次会议收到的代表议案中,政法方面19件,财经工业方面1件,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9 件,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6件,教科文卫体方面3 件,其他方面4件。
大会将政法方面的19件议案合并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议案》。此项议案将由市人大常委会移交市政府办理。
其他23件议案转作代表建议处理。此外,大会还收到133件代表建议。其中,政法方面16件;财经、工业方面13件;农村、农业方面4件;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27件;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19件;教科文卫体方面31件;其他方面23件。
会后,代表建议将由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工作机构在大会闭幕后的10日内移交市政府,由市政府在接收后的20日内统一安排有关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
/ 现场看点 /
新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首次向宪法宣誓
庄严的国徽,铿锵的誓言。昨日的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上,首次举行了宪法宣誓仪式。新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手中接过任命书后,向宪法郑重宣誓。
记者了解到,这是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实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制度的一种方式,以庄严仪式,向全社会宣告对法治的忠诚,主动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此次向宪法宣誓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增强决定任命人员的宪法意识。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今年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将进入全面落实宪法宣誓的阶段。
徐建华:力争东莞享有地方立法权
“开展法律监督、推进法治建设,是法律赋予人大的权利,是人民给予人大的重托。要积极争取我市享有地方立法权,进而健全机构,配强力量,科学立规,强化地方性法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范和保障。”
东莞时间网讯 “开展法律监督、推进法治建设,是法律赋予人大的权利,是人民给予人大的重托。”在昨日的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向市人大代表和列席人员讲了一番掏心窝子的话。
徐建华说,过去的一年,是东莞负重前行、逆势拼搏的奋进之年,是东莞战胜困难、稳步前进的收获之年。
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形势和各种矛盾挑战,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沉着应对,攻坚克难,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总体平稳、质效提升、后劲增强、民生改善、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了近年来转型升级的积极向好态势。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其中饱含着各级人大组织和人大代表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徐建华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带领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变计划为行动,化蓝图为现实。
徐建华勉励全市各级人大组织要围绕市委提出的强化“两个支撑”、努力实现“三个走在前列”以及提高城镇化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等重点工作,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重点事项监督、重要人事任免等职能,充分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凝心聚力、群策群力、齐心协力,谋大事、议大事,干大事、干成事,用实际行动推动我市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徐建华特别指出,各级人大组织要更加主动地推进法治东莞建设。开展法律监督、推进法治建设,是法律赋予人大的权利,是人民给予人大的重托。要积极争取我市享有地方立法权,进而健全机构,配强力量,科学立规,强化地方性法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范和保障。
徐建华寄语,“人大代表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力量。要大力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代表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汇聚民智、化解矛盾等方面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