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打造百姓协商议事平台。每月在“睦邻客厅”举办百姓议事会,讨论后形成意见建议,由村班子讨论后回复并公开。目前已召开议事会13场,议事会提出的推行“管十条”等意见已得到有效落实。二是打造组织培育发展平台。通过各村“睦邻客厅”平台已经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19个,其中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和百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成为“睦邻客厅”首批培育的社区社会组织。三是打造微自治活动平台。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社区公约作用,因地制宜设立弄堂自治、乡贤自治、矮墙自治、控烟自治、家宴自治等微自治点,开展各类微自治活动。如新兴社区设立弄堂自治,每天对房前屋后、楼道弄堂环境、车辆停放等开展监督检查。四是打造微服务服务平台。依托“睦邻客厅”,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发放社区联系服务卡,为辖区群众免费或低成本提供残疾人探访、永福专家助诊等个性化服务项目。通过“寻找公益伙伴”,吸收各村能工巧匠,每月为辖区居民送去义诊、义卖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