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制度建设。将《昆明市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中“绩效目标管理”内容单独建章立制,以制度办法的方式提升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建设预算绩效目标申报指标库参考模板并嵌入预算编制软件,供市本级各预算部门在编制预算绩效目标时参考。市财政局在学习借鉴中央和外省市绩效目标申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市近年来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实践中设置的指标进行筛选和摘录,形成我市绩效目标申报指标体系中的首批指标。
三、加强业务指导,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绩效目标管理工作要求高、工作量大,涉及项目业务、财务、效益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只有通过尽量保持各预算部门绩效目标编制人员的稳定性和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培训,努力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真正将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此,昆明市财政局对市本级各预算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实务》的专题培训;同时出台《2018年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编审方案》,从绩效目标编报对象和范围、绩效目标设定方法、要求及编报、绩效目标的审核流程、绩效目标审核的主要内容、结果应用、绩效目标的批复、调整和应用、工作要求七个方面对绩效目标编审工作进行了具体明确;在预算绩效目标编制过程中,市财政局绩效管理处和中介机构还对各预算部门遇到的问题提供业务指导,以提高预算绩效目标的编制质量。
四、加大绩效目标评审力度,推进绩效目标细化论证评审工作。昆明市财政局各预算管理处和绩效管理处对市本级预算部门上报的所有项目的绩效目标编制的完整性进行了“一上”前第一轮全覆盖审核;并请中介机构对市本级预算部门上报的项目的绩效目标编制的完整性和相关性进行了“一上”前第二轮全覆盖审核。
五、加强结果应用,强化预算约束。将绩效目标审核结果与预算编制相结合,建设绩效目标申报平台,把目标申报作为一项要求嵌入预算编制软件,作为部门上报预算的必经环节,而且必须通过绩效管理处和中介机构的审核才能进入“一上”预算编制环节。
通过探索预算绩效管理关口前移,强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昆明市将进一步强化“绩效优先”导向,将“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理念贯穿于财政管理全过程,发挥机制的引导作用,真正用“制度笼子”来管住政府的“钱袋子”,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