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团体意外险

城南警方连破3宗诈骗案 受害者多为这类人 为何他们被“盯上”?

为什么被骗的都是老年人?

  3宗集资诈骗案跨度时间长达两年多,受骗金额从5千元到30万元不等,作案手段均以假借开办企业为由实施集资诈骗。其中,最近的一起案件发生于去年10月份。

  据76位受害人反映,当时有个姓朱的老板声称因扩建酒厂,急需半年周转资金。他承诺只要签借款协议,保证到期兑付10%—15%的利息。消息一出,很快在坊间传开了。起初,大伙也是将信将疑,直到朱老板组织他们参观酒厂后,才彻底打消疑虑。

  “然而半年之后,当受害人再次登门准备兑付利息时,却发现朱老板早已人去楼空。”市公安局城南新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民警孟良玉说,接到报警后,警方迅速立案展开调查,锁定声称来自宿迁市洋酒镇某酒厂负责人朱某。

  随着案情深入,警方调查发现酒厂并非朱某所有,而是他人的。“犯罪嫌疑人朱某事先假借观光的名义,骗取酒厂负责人的信任。然后,以此让受害人认为他是酒厂负责人,博取信任。”孟良玉说。

  最终,警方以集资诈骗罪依法刑拘宿迁籍犯罪嫌疑人朱某及其同伙朱某某。经查,该案涉案金额200万元。

  另外2宗资诈骗案的5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落网,其诈骗手段也是如出一辙。只不过,一个假借开牧场,一个假借开机械厂。


从案件调查的情况看

受害人并非一点防范意识都没有

那为什么还会被骗呢?

  办案民警认为,无论诈骗手段如何翻新,都离不开这三步:

  第一步,小恩小惠。比如,酒厂诈骗案中的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