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沥沟不是沟,而是河。在盐都区秦南段宽约70米的河面上,白鹭展翅盘旋,两侧杨柳依依……这是我市推行河长制后,8038名河长湖长上岗全面巡河、系统治河,让朱沥沟这样的河流重现碧水清流。
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的,是党中央创新河湖治理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河长制是新时期加强河流管理与保护、推进水污染治理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新举措。”市河长办负责同志介绍,我市各地、各部门主动谋划、扎实推进,从“见河长”到“见行动、见成效”,继去年12月顺利通过省河长制工作阶段验收后,今年6月我市又顺利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技术评估。
“我们搬迁了157户沿河违建户,迁走了五六百座坟,河岸种上了水杉、杨柳、意杨,花了一千多万元做绿化……”朱沥沟河长说,先苦后甜,现在巡河满目美景。市委、市政府成立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市、县、乡、村四级河长湖长既挂帅又担当。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市级总河长,12位市领导分别担任19条流域性、区域性河道及省管湖泊湖荡的市级河湖长;全市逐级设立河长+警长“双长”组织体系,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河长湖长8038人、河道警长1154名。各地河长制实施方案全部以党委、政府文件出台,并全部成立河长制办公室,组织体系全面建立。
在大大小小的河边湖边,总有一块牌子立着,上面清晰地写着河长湖长姓名、电话号码等,这就是河长公示牌。这样的牌子在全市共有22313块,上面各级河长信息一目了然,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各地探索设立民间河长、企业河长等,开通APP和微信公众号,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市级河湖长累计巡河50余次,170位县级河长巡河1100余次。
“我们在蟒蛇河、朱沥沟等18条省级骨干河道,成立了绿水河道保洁管护公司,组建专业化、机械化、信息化的保洁队伍负责管护。”盐都区负责同志介绍,河长制让治河有了抓手,全区18条骨干河道实现无固定有害水生植物、无大面积漂浮物聚集、无挡水圩堰坝埂的“三无”目标。
随着河长制的推行,各地统筹推进系统治水,河湖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水安全保障方面,实施了四卯酉闸下移、新洋港整治、城市防洪、小农水建设等流域性、区域性防洪减灾工程,完成投资近20亿元。省级重点水功能区达标率78.8%,比去年同期提升2.7%。
水资源保护方面,全市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排放达标率78.6%,比去年同期提升24.4%。
水污染防治方面,开展水污染防治重点行业清洁化、全市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专项执法、污水处理厂迁扩建、水上交通污染防治以及污水管道建设等工作。全市集中治理畜禽养殖场2963家,治理率达77%,有序推动化肥减量化、农药零增长工作。
水环境治理和修复方面,今年全市已调引境外来水92.75亿方,市区生态调水常态化运行,引水1亿方,有效改善了水环境。市区列入省2018年整治任务的3条黑臭水体已完成1条,各县和大丰区计划整治20条黑臭水体,已完成17条。
河道长效管护方面,全市已完成河道划界长度8502公里,占省下达任务的91%。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投入资金4.78亿元,疏浚土方4761万方,基本完成100条生态示范河道建设。各地持续加大县镇两级河道管护投入,全市年投入资金达1.9亿元。
河长制有力促进了我市水环境建设,正在加快实现盐城水域“河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