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座电影没有退改标志的暂且不支持退款改签,有‘退改签’提示的影院,仅支持影片开场前公布时间内申请退款改签,请您按时观影或转让好友。”
随后,打开猫眼电影和淘票票,在影院搜索页面看到,每个影院下方都有标签,显示是否可退、可改签、有无停车场、能否使用折扣卡等信息。在付款之前,如果市民选择的影院无法“退改签”也有相应提示。
在影城前台购票的“退改签”业务,不同影院的规则各不相同。奥斯卡电影城前台客服表示,若是在影院前台购票,开场半小时之前消费者可以无条件退换。星橙国际影城杜比巨幕工作人员表示,市民在购票后,院方不予办理“退改签”。
“假如有人随意退票或者改签,对影城来说岂不是乱套了。”一名在影城工作的业内人士告诉,现在通过网络平台购票的消费者高达80%左右,消费者一人预订了一个座位,其他消费者则无法预订该座位,若消费者可以随意临时退票或改签,使该座位成为空位,会影响影院座位的二次销售,增加操作难度。
建议统一“退改签”标准
既然是票,为什么不能像火车票、机票一样“退改签”呢?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李雅琳说,购票平台在将是否可以“退改签”的信息公开、可选择的情况下,告知了消费者,消费者便有了自主选择权。所以,暂未提供退改签业务的影院,并不涉及强制消费。但是,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影院和购票平台单方面规定“电影票售出概不退换”,或者加上苛刻的限制条件,无疑侵害了消费者的权利。
“在以前,大家都是确认观影之后才会到电影院买票。现在,随着网络技术进步,消费者可以提前购票,‘退改签’的需求也凸显出来。”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建立细则、统一“退改签”标准,调和线上和线下不同购票渠道在“退改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实际矛盾。明确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标准,既保护消费者的观影热情,也保护影院的经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