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湿地白鹭翩飞、野鸭嬉戏,旅游公厕干净整洁、美观便民……自开展“创文”工作以来,滇池度假区着力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双提升”、中心工作和“创文”工作“双促进”,不断完善创建机制和责任体系,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生态建设打造最美湿地
走进滇池度假区永昌湿地,只见一丛丛菖蒲和茭草迎风摇曳,水面上飞起一只只白鹭,不时游来一只只野鸭和鱼儿。“这里环境真的很好,我们每天都约着姐妹们一起来坐坐,逛逛海埂大坝,转转湿地公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家住滇池路的王阿姨很喜欢来永昌湿地。
“目前,湿地内水生植物达到30多种,常年都有白鹭、野鸭子等动物生活在这里。”滇池度假区环保局局长杨福顺介绍,永昌湿地于2009年12月竣工,拆除了原有防浪堤及鱼塘围堰,新增一条船房河水域与草海水域相连的通道,设置了16个景观岛屿,利用岛屿、风向及水体流动的作用使湿地形成内外两个生态圈,并在内生态圈内实施了湿地公园灯光亮化工程,为广大市民及游客提供了一个靓丽的生态湿地景观公园。
这只是滇池度假区生态建设的一个方面。近年来,滇池度假区加强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公园、生态湿地和湖滨绿地的品质,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河岸绿化等工作,建立多部门联合参与的环境执法和环保网格监管制度。以永昌湿地、捞渔河湿地为代表的环滇池周边湿地被评为“全国最美湿地”,滇池度假区也成为昆明生态环境最优美、最宜居的区域之一。
在湖滨路一个旅游公厕内,整体通风、采光良好,内装饰温馨舒适。除满足如厕需求外,还展示公厕文化,配备爱心驿站,展现出多功能服务特点,加设环卫工人饮水点、休息条椅等。“从海埂大坝到湖滨路这一带的旅游公厕不仅很干净,还能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确实很不错。”经常在湖滨路散步的王先生说起这里的旅游公厕,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