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基地建设初期,群众观望情绪浓。驻村干部尤其是党员带头种植,镇党委无偿提供土地支持,引导村民转变思想,投入到基地建设中来。”谈起党员在扶贫工作中起到的模范带头作用,驻村干部李润培感触深刻。
在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中,珠海市教育局对口帮扶高州市大坡镇军屯村。在珠海派驻高州扶贫工作组、当地政府及村“两委”支持下,市教育局确立“以智力扶贫增知识,爱心扶贫增温暖,产业扶贫增创收”的帮扶思路,推进精准扶贫,阶段性成效凸显。截至目前,军屯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转移就业人数等各项指标增长明显,实现脱贫39户共计114人。
强化组织保障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做好扶贫开发的关键。珠海对口帮扶高州,坚持党建与扶贫共进,以党建扶贫促精准脱贫。各级基层组织积极行动,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扎实开展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多次召开局长办公会和扶贫工作专题会议,精心挑选青年党员驻村,及时调整扶贫领导小组,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为精准扶贫开绿灯。
在帮扶高州市大坡镇军屯村工作中,市教育局及驻村干部将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军屯村党支部力量单薄,党员“领头雁”作用较弱的实际,市教育局建立“牵手共建”机制,党委委员定期带队深入扶贫村,调研指导产业扶贫,助力增收脱贫。
加强思想教育
扶贫扶志也扶智
扶贫先扶志,提振精气神,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市教育局定期召开村“两委”专题学习会议,先后在各自然村设置宣传栏等,加强宣传教育。驻村干部经常深入贫困户家中宣讲,让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市教育局还创新扶贫思路,充分发挥青年骨干作用,先后组织党员、团员志愿者到军屯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以科普教育与知识讲座的形式,开阔乡村孩子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与见识。
“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李润培告诉记者,近期他们将组织军屯小学师生到珠海参观学习,让他们感受和分享经济特区建设成果,奋发努力,增强生活信心。
筑桥修路
打通致富通道
“要致富,先修路。这话一点也没错。”李润培介绍,军屯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军屯村传统农业种植品种单一,经济效益不高。市教育局对口帮扶大坡镇军屯村重视基层设施建设,通过筑桥修路,改变军屯村生产生活条件,助力贫困户增收脱贫。
市教育局注重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有效整合资源,创建扶贫经济联合体。在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军屯村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动员村民自筹资金12万元,争取公路局补贴资金23.5万元,财政帮扶专项资金12万元等,较好地完成了军屯村道路水泥硬化1.3公里。
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增收脱贫
产业项目建设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市教育局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引进广东高佬旺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规模达500亩百香果扶贫基地。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辐射带动军屯村及周边农民1000多户,每年户均收入增加1万至2万元,惠及农民4000多人。同时,基地的稳步运营还创造了100多个就业机会,开拓了增收脱贫渠道。
市教育局共投入扶贫资金80万元,扶持贫困户51户,以入股合作社等形式参与百香果种植。目前,基地完成首期建设共计200亩,200户村民参与到项目中来,其中有51户贫困户,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形成一定规模。
为了更好实施产业扶贫,巩固扶贫产业成果,军屯村齐富种植专业合作社开拓创新,合作建设40.6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项目总投资45万元,以“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产业合作模式,带动51户贫困户增收。
“处处为困难群众着想,实实在在让贫困户得到实惠,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增强脱贫信心。”李润培坚信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