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亏转浮盈
尽管对富通抗争告负,但29日中国平安的股价却并未受到影响,沪港两地分别收高4.25%和3.54%。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香港对冲基金人士称,事实上,尽管平安在2月获得了胜利,但资本市场对其最终的“无力回天”已有充分预期,更加之年报时平安对富通投资进行了市价减值计提。
“若平安最终翻盘,重新获得富通的实体部分控制权,市场甚至会将其视为预期之外的惊喜”,该人士表示。
按较早前平安公告及年报,该公司通过在2008年1月22日之前及6月26日的两次认购,分别以18.69欧元及11.60欧元的成本获得1.135亿股和750万股富通股份,共耗资21.97亿欧元,加权均价为18.16欧元。这部分持有市值在2007、2008两个年度报告其中因股价波动与汇率损失,分别使得平安的投资出现4.69亿元和223.21亿元的浮亏。最终,平安通过在2008年3季报与2008年年报时的两次按市价减值计提,将227.90亿元的浮亏尽数提完。
然而,随着全球信贷市场在近半年中的缓和,富通的股价也从谷底的0.57欧元向上反弹,至4月27日,收盘价已升至1.78欧元,远远超过年报时平安按0.93欧元市价计提的水平。
在2008年9月中国平安开放日中,该公司财务负责人曾向本报表示,按相关规定,可供出售类资产减值计提后,对于债券类资产,可按市价予以转回;但对于权益类资产则不可转回。对于后者,管理层在决定计提减值准备之后,计入当期损失,而未来股价回涨后卖出,则按卖出价与计提减值准备后价格的差额,记入投资收益。
于是,按此财务处理方式,由于对富通的投资乃是权益类的可供出售类资产,即便如今股价回升,但在两次减值计提之后,平安对其的“投资成本”已变为0.93欧元,则意味着现时富通的投资对平安而言,只有1.03亿欧元的浮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