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防癌险

市国土规划局规划院:从小事做起,积极主动推进国土规划信息化建设

2018-09-30 昆明防癌险

按照市局机关党委和院党委的要求与统一安排,数字规划研究中心全面开展了深入学习陈慧丽同志先进事迹的活动。陈慧丽是江岸区国土规划分局地籍地政科主任科员,是驻江岸区政务中心窗口的首席代表,十年来,她怀着一心为民的情怀为办事群众留下万张便民纸条,留下手机号码方便群众咨询,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纸条姐”;她为群众办事“不懂拒绝”,为民解难“不遗余力”,十年坚守“不改其志”。

通过认真学习,数字中心全体成员无不为陈慧丽爱岗敬业、热心为民、执着奉献的精神所感动。通过此次学习,大家都把陈慧丽同志作为学习的楷模,认为她身上有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一是责任与担当是做好工作的根本,很多人都认为“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没有义务做其他额外的工作,但陈慧丽却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展示了“吃亏是福”的美好品德,正是因为陈慧丽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才成就了她在群众心日中的“最美”。二是常怀为民之心是让人民满意的根本保证,让陈慧丽成为人民满意公务员的绝不只是这一张张小纸条,而是陈慧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小纸条拉近了陈慧丽与群众的距离,为了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少跑冤枉路,十年来,陈慧丽写了不下万张纸条,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从第一张纸条开始,她的手机再没换过号码,并且二十四小时不关机,包里常备备用电池,辛苦了自己却满意了群众。这种从小事做起,一做就是十年的执着、责任、担当与奉献,不正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的宝贵精神吗

数字中心作为我院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要向陈慧丽学习,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更需具备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为民服务的高度热忱。

一、进一步提升团队精神面貌,为信息化建设注入活力

立足部门全体人员的共同进步,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积极开展并参与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实际行动践行“不畏平凡,甘于奉献”的“陈慧丽精神”。数字中心不仅承担着我院办公自动化、规划信息化、网络、设备等软硬件的研发、维护等工作,还承担着武汉市规划管理用图及武汉市三维数字地图的建设维护等工作。“一张图”、三维数字地图作为市局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每一处用地、每一处建筑模型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全市人民的利益,而“一张图”、三维数字地图的背后却是单调、繁琐的海量数据的处理,要想这些海量数据中的每一处要素不出现错误或披露,就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具有陈慧丽式的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从小事做起、敢于担当的积极精神面貌,甘于面对单调而重复的工作,奉献青春与力量,为国土规划信息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二、加强技术储备,促进信息化技术创新

从学习陈慧丽同志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精通业务知识、具备良好的业务素养是服务好群众的保障。作为国土规划信息化工作者,我们更应“勤练内功”提升自身实力,促进信息化技术创新。

围绕我市城市发展中的实际需要和全局工作重心,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络等技术,创新工作方法,开展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研究、主城区及新城组群建设强度研究、总体规划批后动态评估维护管理机制研究等工作,诊断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状问题、规划实施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决策者提供科学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促进城市又快又好发展。

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云服务等新技术,开发“智慧”国土规划平台、“智慧”三维数字平台等,促使规划编制的应用与实施更加充分、更加方便、更加科学,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智慧城市”建设储备技术、贡献力量。

三、提升技术水平,推进国土规划信息化建设事业

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更好的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根本。作为新时代的信息化团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该以自身先进技术服务更多的人群,积极推进国土规划信息化建设事业,为人民与社会发展做更多贡献。

利用自身数字规划研究先进的信息技术,大力发展走出去战略,为市局、分局、远城区局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服务,为全市国土规划事业做出应用的贡献。

在做好我市国土规划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同时,发扬奉献精神,总结对大连市、漳州市、黄石市等外地城市国土规划信息化技术输出的成功经验,锤炼队伍,创新技术,更好的服务全国同行业,为全国国土规划信息化事业做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