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夯实基础推动质量提升。持续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组织31家优质企业开展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培训,成功培育省名牌产品5个,广百、友谊、渔民新村等5家企业获评广州市“四十年·四十品”质量品牌企业。组织开展重点民生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对重点产品抽样检测220余批次,对监督抽查不合格的生产企业开展行政约谈。二是标准引领助推转型升级。提高地方标准和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实施“先进标准+”工程,推动广东省民间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批筹建,推动《民间金融资产评价与指标分类》国家标准发布,启动肉菜市场升级改造规范3个项目立项工作,推动制定校园环境管理3个标准,指导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校成功获批国家级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综合标准化试点,全区共创建“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6家,数量居全市前列。三是品牌建设树立质量航标。积极参与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区商标维权机构建设,探索在白马服装市场设立全区首个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加大商标培育力度,全区共申请注册22706件,注册商标16054件,有效商标保有量8806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