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中国平安(行情601318,买入)放量大涨,A股涨幅3.15%,H股上涨1.50%。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平安市值突破千亿,达到1012亿美元。
人社部昨天公布了重磅消息称1370亿元资金已到账并开始投资,市场普遍认为养老资金买股偏好是价值优选及指数增强型。目前市场看好中国平安,其中国泰君安(行情601211,买入)、安信、麦格理分析师首推中国平安。
政策红利开始兑现
中国保险业在2016 年正式切换为偿付能力二代体系, 市场普遍认为这将直接利好大保险公司
首先,允许长期保单利润提早释放,将使中国平安等大险企NBV平均跃升24%;再者,长期保障型保单资本占用降低,同样的资本可以支撑更多新业务, 中国平安等险企潜在杠杆空间提升。总之,监管通过偿二代改革释放的巨大政策红利开始兑现。
受投资收益同比下降+准备金补提影响,2016年中国平安净利润15%。行业观点认为,2017年业绩将迎来拐点,因为随着750天国债利率移动平均线快速下行周期结束,准备金补提影响在2017四季度前基本出清;此外,2017 年利率上行加上股市回暖,行业投资端将出现显着同比改善。
此外,利率上行有望利好现金流。市场观点认为利率上行对保险的实际现金流带来改善, 净资产和 EV 承压仅仅是会计准则的缺陷造成的扭曲,不代表保险公司的价值下降。
股价上涨由业绩驱动
在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下,中国平安通过坚持既定的经营战略,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体验,保险、银行、资产管理等核心金融业务稳健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平安银行(行情000001,买入)近期发布了2017年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62.14亿元,同比增长2.1%,资产总额达到30061.95亿元。
而平安保险业务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季度中国平安原保费收入合计2110.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80%。
中国平安旗下4家控股子公司平安产险、平安人寿、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536.61亿元、1514.74亿元、53.70亿元、5.01亿元
细分数据则显示,中国平安的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573.45亿元,同比增长40.70%。在寿险个人业务中,新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95.80亿元的,相较上年同期增长81.11%;续期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820.61亿元,同比增长40.81%。中国平安的车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10.35亿元,同比增长10.04%;非机动车辆保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11.13亿元,相较上年同期增长125.70%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龙头险企在承保端的优势已经确定性建立。2016年,中国平安增量价值的89%由保障保单驱动。在上市保险公司中,中国平安最早建立大个险格局,新单和存量保单质量均是大幅领先行业。
关键词阅读:中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