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买保险

平安H股交易预计今日完成交割 正大成第一大股东

2018-06-29 荔湾买保险

□本报记者 康民

泰国正大集团从汇丰控股手上收购中国平安15.57%H股股权的交易,在最后期限即将来临之际,终获中国保监会批准放行。紧随其后,2月4日,香港联交所上中国平安H股开盘前出现数宗大手交易,成交价格为每股59港元,成交量为9.76亿股,数量与价格均与汇丰控股和正大集团的交易相吻合。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向记者分析,正大集团收购中国平安H股股权的第二部分,预计可以在2月6日完成交割过户,从而最终结束此次收购交易。

针对此事,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盛瑞生向本报记者表示:“我们与发生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不存在直接关联,那是投资者对自己手上股票的操作,相关情况可参考市场人士的分析。”

天量成交

2月4日,中国平安H股高开低走,截至收盘,股价报于68.90港元/股,下跌2.75%,成交额高达613.65亿港元。其成交额几乎相当于所有H股日均成交额,同时也创下中国平安上市以来成交量的历史记录。

上述市场人士认为,其实在此次汇丰控股大规模出让股权交易之初,有数家海外和境内的机构参与竞购,之所以最终正大集团能够胜出,其出价高是一个因素。此外,其背景的安全度较之当前大环境下的欧美资本要好,而且其在境内资本市场上“没有那么敏感”。

与此同时,正大集团与中国平安还可以在各自的主体业务上形成互补。有媒体报道认为,正大集团今后存在为中国平安进军非金融领域铺平道路的可能。比如,除双方明确表示联手进军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之外,今后借助正大集团的平台,中国平安也未尝不可进军食品、商业领域,将交叉销售拓展至非金融领域。

资本市场上,券商对中国平安后市看法不一。

花旗发布研报认为,保监会批准汇丰控股悉售15.57%中国平安H股予泰国正大集团,消除了中国平安面对的最大不明朗因素,加上中国平安近日获准发行可换股债券,以补充资本金,这些都缓解了市场上对中国平安资本状况的疑虑,因此保持对其“买入”的评级。

交银国际非银行金融业分析师李文兵也表示,此次交易的影响偏正面。

而恒明珠证券研究部总监粱渊对中国平安后市不是非常看好。海通国际金融行业分析师陈远菲则称,该股票补涨要求大。

汇丰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2月4日晚,发布公告称,鉴于“有限公司之间接附属机构转让其持有的中国平安H股股份予正大集团之相关附属公司之交易已取得批准”,中国平安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伍成业于2月4日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了书面辞职函,申请辞去非执行董事职务。

公告同时显示,伍成业确认“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并无不同意见,亦无任何需要通知公司股东的事项”。据介绍,现年61岁的伍成业为汇丰银行亚太区首席顾问。在去年12月中旬,中国平安也曾发公告表示,鉴于汇丰控股已将占中国平安总股本3.24%的H股股份转让给正大集团,中国平安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和郑小康已于日前辞职。

据了解,此前汇丰控股在中国平安董事会列席三位。他们是来自汇丰各分支机构的高管,如王冬胜、伍成业、郑小康均为非执行董事。此外,有汇丰背景的斯蒂芬·迈尔为独立董事。汇丰控股虽以战略投资者、第一大股东自居,但一直没有参与中国平安的日常经营管理。而汇丰控股与中国平安长达10年的联姻,为汇丰控股当初的投资带来了超过4倍的盈利。

正大入场

随着近日股权交割的快速完成,这一切将尘埃落定。汇丰控股正式离场,正大集团将进入中国平安并成为第一大股东。

鉴于市场上对正大集团短期抛售中国平安获利退出的猜测,正大集团相关人士进行了否认:“正大集团肯定是会长期持有中国平安股权的,因为当时是溢价收购,公司对中国平安管理层和中国平安的前景都很有信心。”也就是说,正大集团看重中国平安在农业保险领域的突破,而收购目的则是希望加强双方在农保领域的合作。作为战略投资者,正大集团将长期持有中国平安。

引起市场关注的是,有消息称,以727亿港元获得第一大股东地位的正大集团,宣布放弃参与经营管理和派遣董事的权利。这也许意味着,正大集团入股对中国平安最有利之处在于,维持目前中国平安管理模式的稳定,中国平安只需要正大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充分授权。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