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学生来中科大参观游学
3月的合肥春暖花开,而千里之外,宁夏中南部的海原县仍有雨雪。中科大研三学生韩颖会习惯性查看那里的天气情况,因为那里有她牵挂的学生。
从1999年开始,中国科大研究生支教团连续组织了20届共135名品学兼优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分赴青海循化县、甘肃榆中县和宁夏海原县等地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
与韩颖一样,这135名中科大学子在西部贫困地区,以自己的青春热血,上演着一场志愿服务接力赛。
难忘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
海原县是干旱山区,也是科大研究生支教团的主要支教地点。那边很干燥,刚到海原时我的嘴唇就干裂了。每年从10月开始下雪,最冷的时候有零下20度。韩颖说,她所在的支教学校依山而建,教学楼在山下,宿舍楼在山上。由于缺水,水压不足,他们每天需要到楼下取水洗漱。
支教给他们更大震撼的是这里的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有些学校甚至没有操场,孩子们在土路上进行800米、1000米考试,但他们脸上洋溢的笑,纯真无邪,令人难忘。支教队队员王宣人说,因为贫困,孩子们对知识更加渴望,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孩子们的笑容,也让他更明白支教的意义。读书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一件事,我们希望尽自己的努力,通过支教带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让他们对生活、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
可喜的是,支教队队员告诉,随着国家对西部扶贫工作力度的加大,如今西部地区的教育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有了显著提升,孩子们的教育环境越来越好。
给孩子们打开一扇科学之窗
20年间,中国科大研究生支教团积极协助当地开展基础教育工作,为当地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科学之窗。
机器人、航模、无人机、VR眼镜……当我们把这些科技展品摆在孩子们眼前时,引发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支教队队员潘磊说,支教队发挥自身优势,将科普科学教育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比如,在海原一中成立科学创新中心,每周开展活动,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
支教队不仅将科技知识带到山区,还将孩子们带出山区,让他们来到合肥,走进中科大,走进一座座国家级实验室。
每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期间,我们会带一些孩子体验奇妙的科技世界。潘磊介绍,去年他们组织了33名学生到中科大参加科技周活动。在回访期间,还会组织一些教授一同前往支教地点,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在他们心中深深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
让志愿精神薪火相传
队员们惦记着当地孩子,而孩子们也同样忘不了这些大哥哥和大姐姐。更可贵的是,支教队队员留下的不仅仅是知识,也让志愿精神薪火相传。
2017年,在中科大BBS论坛上有一个帖子,一名西部学生希望找到当年帮助他的支教队员,想告诉那位大哥哥他已经考上了宁夏大学,而且受志愿者队伍的影响,他进入大学后也在开展志愿活动。
为了给当地学生带来更多帮助,支教队开展了多项公益活动。我们将贫困家庭孩子的信息收集后,通过学校多个协会,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帮扶活动中来。支教队队员闫鹏飞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