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灵魂,城市中的每一幢建筑、每棵树、每个市民都与这座城市共同呼吸,共同发展。建设十大公园、进行小巷综合改造、夜景亮化工程……注重品质,才能彰显城市气质。近年来,合肥多措并举提升城市品质,向外传达自己独特的城市魅力。
市民在家门口就可逛公园、花园
改革开放之初,合肥的树木还是以株来计算。如今,这里的绿化覆盖率越来越高。谈到合肥的城市绿化,今年85岁的老合肥陈奶奶最有感触。的确,从国家园林城市到国家森林城市,如今合肥城朝着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生态名片步步靠近,合肥的逐绿之路越走越稳。
2月11日,农历新年上班的第一天,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召开新春通气会,部署新一年的重点工作。围绕建设公园城市,合肥市将加快推进十大公园建设,力争年内全部开工。今明两年内,计划完成100个小公园、小游园建设项目。其中2019年建成56个以上,四城区、三大开发区年度分别建成7个以上城市公园、游园。
建设林荫路、推进一路一花建设……根据部署,今年,合肥市各辖区年度力争再获命名林荫路5条以上;各区、各开发区年度建成一路一花项目2条以上;新建、改建小区都要提升绿化品质和居住环境,积极争创园林式小区。届时,市民在家门口就可逛花园。
此外,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依旧是今年工作重点之一。今年,合肥市将编制实施《合肥市林长制实施规划》《合肥市林长制重点项目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让林长制改革落地见效。
小街巷改造打造彰显城市魅力的新名片
一条老街,一段历史,一条条小巷和就像是城市发展的年轮,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2018年6月27日,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向社会通报了全市24条小街巷改造情况,截至去年10月,项目已经全部完成。改造后,一批精品街巷、历史名巷陆续重现街头,充分展现合肥历史文化和城市魅力。
位于庐阳区桐城路上的丁家巷,历史文化浓厚,有张氏四姐妹故居及九曲水上升仙桥传说,全长约267米,现为安徽省卫生厅机关宿舍。此次改造充分结合历史文化元素,全面提升小巷品质并延续历史人文记忆,主题打造温馨和谐、邻里和睦的生活环境。
近日,来到这条改造后的小巷探访,小巷内的环境十分干净,原来的柏油马路已被石板路所替代,显得更加平坦整齐。巷子内一个3米多高的拱门非常显眼,上面三个金色大字丁家巷格外耀眼,拱门上还印着一些历史典故的插画。
白墙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改造后的合肥城隍庙,浓厚的徽派气息扑面而来。街区内干净整洁,两旁的门店也焕然一新。今年春节期间,作为承载老合肥历史文化记忆的地方,城隍庙更是盛装打扮,吸引众多合肥市民前来参观。
老街区焕发新生机,新街区展现新形象。位于合肥高教基地梦溪路与学府路的黉街,更是在合肥独具特色的科教文化特色街区,这一占地约120亩的区域,不断挖掘地域历史文化,突出科教人文特色。
这些特色街区的改造,是合肥建设品质城市的一大亮点。芜湖西路、大蜀山半边街、火车站片区环境综合提升……如今,一条条富有鲜明文化特色的街区小巷已经成为展示合肥城市形象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夜景亮化项目让街市颜值飙升
靓丽的灯光、高耸的大楼、整齐的街道……2月7日晚,胜利路盛装欢度猪年春节的壮丽夜景登陆央视新闻联播。合肥的夜景为何频频惊艳世界?早在2017年,合肥市启动了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不断加快推进城市夜景亮化项目。
其中,胜利路夜景亮化项目突出了胜利广场这一重要地理节点,通过多栋多媒体楼宇亮化城市的天际线,结合市花桂花和市树广玉兰精心设计的路灯,将人文线融入城市中空。点缀在城市低空沿路的绿化小品景观灯饰,丰富了道路立面景观效果。
党的十九大以来,合肥城市功能品质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黑池坝景区亮灯、北一环夜景亮化工程、长江中路打造全省首个灯光主题文化街、塘西河景观亮化……一个个夜景亮化项目正在或已经建设完成,点点灯光正为都市时尚之美锦上添花。
今年,合肥还将统筹推进城市夜景亮化提升工程,加强各区景观亮化提升工程进度调度;完成南淝河城区段桥梁亮化改造,五里墩立交桥、裕溪路高架桥景观亮化改造工程。
PM10、PM2.5平均浓度连续5年实现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