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不止一次地听过平安集团高管们在不同场合解说自己的综合金融模式,但CBN记者于近日在对平安高层们的采访中,依然将话题选择在了“综合金融”上。
一方面是因为国外一大批优秀金融企业因这次金融海啸而纷纷卖掉部分“非主营”业务,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简单”、“轻盈”的大背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平安已经出手接盘深发展等热门事件的推动。因而,在眼下这个时点,让平安高层亲口详述平安的“综合金融”道路会走向哪里,显然是一个很切合时宜的话题。
掷出去的骰子
“估计只有神仙才会在20年前就知道综合金融是个什么概念,反正那时候我们是不知道的。”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兼副首席执行官孙建一在采访中打趣地说,“目前平安的任何一块内容,都有一个由朦胧变为现实的过程,而平安几乎从没有在冲动之下做出任何决策。”
一开始的平安仅仅是经营业务,后来发现财险和寿险其实是不分家的,于是也就开始经营寿险业务。至于后来开展证券业务,孙建一回忆到,当时平安的场地很宽敞,而周围很多证券营业部的场地却是又小又拥挤,于是就想着如果也能开个营业部,估计客户都愿意来宽敞的地方做交易,于是就向当时的人民银行申请了牌照,证券营业部也就顺利开了出来,接着也发现,业务员在营业部里向投资者销售的效果非常好。这应该就是平安交叉销售模式的雏形。
“在1991年时,我们对平安未来的设想是要拥有财产险、寿险、证券、信托以及海外控股公司这5块内容。那时候我们对所谓的综合金融的感觉是很朦胧的,只是想让客户有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体验。”孙建一称。“在后来的分业监管改革中,平安的几大业务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被分拆,但是在符合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法律前提下,在1997年时,搭建出了大家现在看到的这种公司架构——集团公司并不做具体业务、各子公司之间有严格的防火墙、集团公司以资本为纽带联系各子公司的关系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