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中国人寿

(一)第三届“业创新与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2018-08-23 绍兴中国人寿

由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主办的第三届“业创新与发展论坛”9月4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和谐社会构建与保险业发展新跨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出席论坛并发表了主题讲演,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论坛上作了主题演讲,劳动部副部长刘永富、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人口和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等有关部委负责人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系主任张洪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等各领域著名专家先后发表了专题演讲,论坛主办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裁杨超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来自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的负责同志、科研机构和院校的专家学者、各大保险公司、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等各界来宾共计400多人出席了论坛。论坛由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副总裁吴焰和著名专家林义相共同主持。

顾秀莲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各行各业、包括保险业在内都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地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她指出,保险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有作为,通过保险途径构建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科学的社会管理机制和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建立促进“社会和谐”的机制。她强调,要积极发展“三农”保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要统筹发展城乡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服务。要大力发展责任保险,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服务。要大力发展妇幼保险,为妇女儿童提供保护和服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继续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保险监管部门应协调各方尽快制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具体措施,新闻媒体和教育部门应积极宣传和引导,多方协作,推动我国保险业又快又好发展。

吴定富在演讲中说,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时代赋予保险业的历史使命。保险的基本特征是“诚信友爱、团结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作为一种市场化的社会互助机制,保险与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基本要求、根本目标高度一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险业大有可为,可以发挥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可以刺激消费、拉动投资、支持出口,促进经济和谐发展;二是可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将保险业发展与加强社会治安共同筹划,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群防群治工作新机制,从而维护城乡社会秩序,促进人民生活和谐;三是可以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提高保险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形成多层次、多支柱的现代金融体系,实现保险市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协调发展,促进金融市场和谐;四是可以化解社会矛盾,参与社会管理,提供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运转。他指出,国务院23号文件是对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保险业改革发展实践经验和思想理论的总结提炼,是对保险功能理论、保险业初级阶段理论和保险业发展实践的重大创新,是全社会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智慧的结晶,对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具有长期指导意义。国务院23号文件的颁布,为我国保险业发展赢得了极为难得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机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构想,也为保险业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又快又好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保障需求,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是坚持和谐发展,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以及保险市场内部的和谐。二是要坚持重点发展,重点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和责任保险四大业务领域。四是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发展模式、体制、销售渠道、产品以及监管创新。

劳动部副部长刘永富在演讲时说,中国独特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复杂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风险和问题,决定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直接借用。在寻求这个题目答案的过程中,必须统筹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探索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找准结合点,实现优势互补、有机互动。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