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中国人寿

国寿新掌门的思路

2018-06-23 绍兴中国人寿

“是一个很注重实践的人。不过,现在没有办法评价他能为国寿带来什么。”某位业内人士在与记者闲聊时表示,杨明生刚到国寿3个月,难以对其作出评价。

杨明生现年57岁,2012年3月起担任总裁、党委书记。2012年5月22日,辞任国寿股份董事长及执行董事职务,公司同日选举杨明生为国寿股份董事长。2012年6月13日,正式批复其担任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国寿内部人员称,杨明生自3月“来到国寿,并未接受过媒体采访”。

熟悉他的业内人士称其行事极其低调,外界对其个人情况了解甚少。 “其实也不能说低调,刚到国寿,他要进行一些调研,而且现在时间太短,还要再看看。”某接近国寿管理层人员表示。 “他言语风趣幽默,经历丰富,尤其是金融从业经验丰富,做事非常有魄力,具有实干家的精神。”另一位曾与杨明生共事过的业内人士说。 几位业内人士均表示,杨明生的实践精神和丰富经历非常难得,此次任国寿“掌门”,相信能够为国寿带来不错的发展契机。

据了解,杨明生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系货币银行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0年进入工作,2002年12月起主持农行工作,2003年9月任农行党委书记、行长,2007年7月调任保监会副主席。 力推人事改革 在调任保监会副主席前,杨明生一直在农行系统工作。杨明生担任农行行长的4年,正是农行股改前期准备的关键4年。 当时,坊间流传一种说法:业改革的难点是不良贷款,而国有四大银行改革的难点在农行。 2003年,中行、建行、工行均已交出上市时间表,只有农行保持沉默。当时,农行被称为“历史负担最重,改革任务最艰巨”的国有商业银行。

那时,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农行“积弊已久”,改革困难重重。 2004年年初,杨明生首先对不良贷款这一农行最为“气短的软肋”砍下第一刀,并且放下狠话:“不良资产上去,行长必须下来。” 在2004年的农行工作会议上,杨明生对落实不良贷款经营管理责任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从2003年起,第一年不良贷款余额上升的分行,实行问责制;2004年继续上升的,要对行长诫勉谈话;第二年继续上升的,行长必须引咎辞职。 与此同时,杨明生提出,要开展“一项活动”,启动“四项工程”,即在全行干部职工中开展整肃行风行纪活动;从2004年开始,花3~5年时间,从战略的高度抓好基础管理工程、贷后管理工程、科技创新工程和人才培养工程。 其实,在被正式任命为农行行长后不久,他已开始在人事方面进行调整。 从2003年10月下旬开始,农行的人事大调整首先从中层干部开始,几乎涉及所有中层干部。当时农行内部人士称,这是农行建行以来力度最大的人事“大手术”。 在中层干部人事调整的同时,农行各部门、网点也进行了撤并与人员精简。 当时坊间传言,农行某些长期亏损的网点与落后地区业务量少的网点被撤销,工作人员采取一次性买断工龄及提前退休等方式解决出路。 据了解,杨明生在农行对人事的调整,在当时引起一些人不满,但事后许多人认为,这些动作的必要性与益处显而易见。 “如果要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对农行的管理体制进行再造,首先必须进行‘自上而下’的人事改革,然后再是经营指标改革、薪酬改革等。”还是农行副行长时,杨明生就曾公开表示,“人事改革做不好,其他的一切改革都将大打折扣。” 这不禁使人联想到杨明生最近在集团系统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4月11日,杨明生在中国人寿集团系统党代表会议上强调,中国人寿全系统要在党管干部的前提下,进一步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科学化、民主化、市场化,能上能下、可进可退的选人用人机制。

最近,有媒体爆出,中国人寿山西、重庆、、辽宁四家分公司总经理人事调整文件已经下发到各地。 然而,该媒体称,有公司内部人士表示,这一人事调整在杨明生上任前就已讨论多次,是正常人事变动,预计类似调整还会持续。 这都是后话。 2005年,中国银行业频查大案。 2005年1月,农行处理一批贷后管理违规者,其中1人降级,11人记过,7人警告,4个单位被通报批评。 同年10月,农行通报处理了法人客户信贷操作风险违规违纪责任人34人。 2006年年初,农行处理了11名一级分行高管。 2007年3~4月,邯郸市农业银行金库发生一起特大盗窃案,被盗现金人民币近5000余万元。 2007年,在农行股改的关键时刻,杨明生辞去农行行长职务,调任保监会副主席。 当时舆论认为,有着和审计工作背景的出任农行行长,会为农行带来新的工作思路,尤其对遏制农行案件发生的势头有一定作用。 许多业界人士认为,杨明生前期工作已经使农行股改有了初步基础,股改准备工作可圈可点。 由于杨明生属农行系高管,也有业内人士猜测,杨明生调任保监会担任副主席,与国务院和保监会大力开拓“三农”保险市场不无关系。

事实上,农行系统高管调任保险系统早有先例。保监会首任主席马永伟即出身于农行系统。 重视风险防范 在担任保监会副主席期间,杨明生对于防范风险、金融混业、金融创新及运用方面的观点值得关注。 2008年,杨明生撰文指出,次贷危机中雷曼难逃一劫的重要原因在于,美国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的不健全、不完善。 在此后的会议中,杨明生不止一次强调金融安全及防范风险的重要性。

“金融安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可以说,当前我们无论怎样强调金融安全都不过分,特别是这场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目前还在发展和蔓延。”2009年,杨明生公开表示。 他同时认为,当前中国保险业面临产品定价、准备金评估不足、巨灾、资产负债匹配四大风险。 在金融混业方面,杨明生多次表示,中国全面实行混业经营的条件还远未成熟,就目前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及金融业的发展水平,混业经营应当缓行。

在金融创新方面,杨明生在2008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创新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不创新反而会失去动力和灵魂,但创新过度了就会走向反面,甚至带来严重的破坏性后果。” 此后,杨明生也多次公开表示,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创新必须适度,必须依靠实体经济,必须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2010年,保监会发布的《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明确,保险资金可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

针对当时业内猜测此规定可能意味着保险资金可投向PE投资市场,杨明生强调,保险资金的性质决定其必须遵循安全性、稳健性、收益性原则,设立PE投资公司显然有违此原则,也不是保险公司的专业领域。 杨明生还强调,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有两条红线不能踩:严禁以养老社区名义炒作土地和开发房地产,严禁以养老社区名义炒作楼盘。 坊间一些观点认为,从杨明生在保监会期间发表的上述观点综合来看,似乎意味着国寿今后投资方向可能将较为保守,但另一些观点认为,这只是“在其位,谋其政”的缘故,并不能得出任何结论。 在2012年年初的集团工作会议上,国寿前任掌门袁力宣布其上任以来的施政纲领,关键词为“强化基层”、“提升价值”、“集团化发展”。业内担心,掌门人更迭可能带来经营思路的突变。

目前,根据一季报,国寿一季度已经有所下降。据媒体报道,杨明生在最近一次内部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人寿“寿险老大”地位不能丢,市场份额“三分需有其一”。 业内猜测,保险业向来以业绩论英雄,不知在“业绩”与“提升价值”之间,杨明生会作何选择 “我奉劝那些正在商场上拼杀的精英金融家们,在自己能够杀出一条血路得以脱身的同时,也别忘了给别人一条生路,把所有的钱都装进自己的口袋,不是福而是祸。要善于活用‘物极必反’的辩证哲学,修炼一种赚钱的境界,这就是见钱会赚,见好就收,适可而止,决不赚尽;或持盈保泰,或退一步进两步,或休养生息,以图东山再起。” 这是杨明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所述,也许能解答一些困惑。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