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宜良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注重协调发展,使宜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宜良县委、县政府明确了打造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东部新兴发展极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提出构建昆明东部综合枢纽,深入推进产业培育、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力争到2035年基本建成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东部新兴发展极,奋力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的宜良章节。
40年风云激荡、40年拼搏奋进、40年波澜壮阔,宜良在大时代的转折中谱写着雄浑的乐章。
40年发展让农业大县转变成为旅游强县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宜邑大地的绿水青山,素有“滇中粮仓”美誉的宜良县吹响了以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号角。
1989年10月1日,宜良县第一个景区——九乡风景区正式对外营业。上世纪90年代,宜良县先后开发了阳宗海、小白龙森林公园、岩泉寺等景区,并与九乡风景区遥相呼应,一度成为昆明市旅游发展的排头兵。
2012年,作为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旅游县,宜良旅游从传统的观光型开始逐渐向体验型转型。
对县内景区实施“543”创建计划,九乡风景名胜区争创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柴石滩风景区、花好月圆景区创建AAAA级景区;小哨民族特色村、马蹄湾等4个景区创建AAA级景区;10个旅游示范村争创AA级景区,并建设100家民居客栈。
培育了如宜良花街节、宜良烤鸭美食节等多个知名旅游节庆品牌,并带动7个乡镇挖掘本地独特的节庆活动。
依托全省一流水平体育场馆,承办了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昆明站比赛、昆明市第五届运动会、昆明市第十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活动。其中,宜良县“68道拐”自行车赛现已列入云南省体育旅游精品赛。
为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引领作用。宜良县正加快九乡大景区平台建设。打造九乡旅游小镇、麦田河溶洞峡谷景观带、马蹄河河谷游憩带,开发叠虹桥、三脚洞、马蹄河景点,把单一的旅游景点开发建设成全域目的地旅游区。
引进了全球排名第五的主题乐园——华强方特,项目总投资60亿元,每年可接纳游客600万人次,目前已启动项目服务区建设。
下一步宜良县将充分发挥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立足气候生物、温泉等资源优势,把握大健康发展趋势,倾力打造昆明大健康产业发展新动能。
今年12月1日,与恒大健康集团正式签约打造180亿元养生谷项目。该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5600亩,拟打造以康养产业为核心,集休闲旅游、酒店会议、公共服务于一体的滨湖健康小镇。目前已注册了两个公司,开始启动该项目,建成后将创造3.2万个就业岗位,年均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
与云南中医药大学合作打造云南中医温泉康养小镇,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745.13亩,总投资约50亿元,打造以中医教学科研、中医康复治疗、温泉药浴等项目为主的中医温泉康养特色片区。
改革开放40年来,宜良先后获得亚洲金旅奖·最具发展潜力旅游县、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中国生态美食之乡、中国花卉苗木之城等荣誉称号。今年,宜良县花好月圆森林特色小镇入选首批国家森林特色小镇建设试点名单,耿家营乡藏方村委会河湾村入选农业农村部2018年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特色村庄。
改革开放助宜良工业发展从弱到强
2008年来,宜良县委、县政府将工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成立了宜良工业园区。为了践行“工业城镇山坡建、良田留给子孙耕”的发展理念,园区不与农民争地,选址于北古城镇的荒山上。
成立之初,仅有2家企业入驻,园区道路不足1公里。但随着宜良县人人招商的格局进一步形成,发展工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已先后建成建材片区、食品加工园区、饲料产业基地、种子加工园区、小微企业创业园,于201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
现在园区入驻企业187家,从业人数1万余人。2017年,完成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3亿元,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7.07亿元。
目前,工业园区将建设面积为2800亩的物流片区,已完成征地1250亩,与新加坡丰树集团、珠海港、中储粮集团等多家知名物流企业合作开发,力争将宜良园区纳入108个国家物流枢纽布局载体城市体系。
与五矿稀土集团有限公司进行5次谈判后,在今年1月20日,确定在宜良工业园区投资3亿元,建设稀土分离生产线、稀土金属及合金材料生产线项目。与新加坡丰树集团签订投资协议,投资2.8亿元建设电商、冷链、供应链为主的高端物流项目。今年2月,与昆明铁新建设工程管理公司签订年产15万立方米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80%,一条生产线已经试产。
在搞好园区建设的同时,宜良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约200万元,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工业跨越发展的新途径。
宜良县让先觉村被征地人员同时具有居民和农民两种身份,继续为先觉村被征地人员保留原有农民所享有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使用权、林地承包权和林木所有权、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参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分红五项权益。同时又能享受到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城镇住房、养老、医疗、就业、教育五大保障。
工业上山,在给农民吃了定心丸的同时,也实现了宜良县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
宜良工业园区规划面积将达约57.7平方公里,产业布局分为一园二组团,北古城组团主要布局新材料产业,木龙山后组团布局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装备制造产业。计划依托南昆铁路100万吨货运场的优势,规划2000亩用地打造现代物流产业片区。
新的历史机遇让宜良成为改革标杆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农村集体资产总量也在不断增加,已成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日益突出,侵蚀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基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