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少儿意外险

江门持续深化营商便利化改革

充分激发市场发展活力,市场主体总量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江门持续深化营商便利化改革

江门持续深化营商便利化改革

今年7月,我市正式启动新一轮“多证合一”改革,推行“二十八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 韩玲群摄

江门持续深化营商便利化改革

“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检查执法人员对经营主体进行检查。 陈可为 摄

2015年9月,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

2016年8月,在全国率先实施“九证合一”改革;

2016年8月,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市县两级通用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系统;

2017年2月,再度在全国率先实施企业“十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五证整合”改革,持续领跑全国;

2017年5月,获批成为全省“证照分离”改革地级市试点,是珠三角唯一改革试点地级市;

2018年7月,正式启动新一轮“多证合一”改革,推行“二十八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

2018年8月,被确定为全国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试点市……

近年来,江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兴业惠民、治吏简政”,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先后在全国率先实施企业“十五证合一”和个体户“五证整合”改革,“双随机一公开”走在全省前列,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江门经验”,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充分激发市场发展活力。今年4月,江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成为落实该项重大政策措施中广东唯一获得表彰的地级市。

随着营商便利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今年1—9月,全市新发展市场主体13.74万户,同比增长250.74%,主体总量达42.8万户,同比增长45.38%,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主体总量位居全省第六。

高位推进

商事制度改革抢先机

市委书记林应武多次在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现场调研等场合,专题听取商事制度改革情况汇报并作出指示,强调结合“两无两藏”和“三制”改革理念,努力争当全国商事制度改革的排头兵;提出要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的重要措施来抓,并要求江门商事制度改革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及分管市领导,先后多次主持召开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会,推动改革措施落实。

市委、市政府为商事制度改革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比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将其纳入党委、政府重点改革任务清单和督办项目强力推进,给予人财物技术充分保障,并先后两次召开专题推进会,对全面铺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建设进行部署。这项改革还引入了人大、政协的监督,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公开公平、更具透明度。各市党委政府均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纳入“书记工程”或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推动监管新机制在基层落地落实。江门还专门划拨专项经费,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充实窗口工作力量,有效缓解“多证合一”综合服务窗口人手短缺问题。

减证简政

“多证合一”优化营商环境

江门坚持“简政”先“减证”,把“多证合一”作为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多证合一”改革后,大幅压缩开办企业时间,整合工商、公安、税务和银行等部门的工作流程,开办企业从原来的5个程序7个环节压减至4个程序5个环节,开办企业全流程时间从13.9天压减至5个工作日内,压减率达64%。通过全面推行“一网通办”服务,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印章网上电子化备案,银行开户全程网上一站式办理,企业新设立登记当天办结率达90%以上,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江门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商事制度改革主动向港澳同胞伸出“橄榄枝”。今年初,江门将商事登记离岸受理渠道拓展至港澳社团,通过“银政直通车”服务,让在江门创办企业的港澳投资者都可以委托商业银行在港澳的分支机构代为办理工商登记及在企业注册地的银行办理开户手续,领取具有金融功能的电子营业执照,实现商事登记离岸受理及远程办理。目前,“银政直通车”服务拓展至10家银行377个网点。港澳投资者足不出港澳便可申领江门营业执照。今年1—9月,共办理全程电子化登记11214宗,新增外资企业455户,同比增长126.37%。办理无限极公司经销商集群登记92631户,提前完成5万户的全年目标任务。

当场颁证

全面启动“证照分离”改革

江门是珠三角唯一一个“证照分离”全省改革试点地级市。去年8月,江门全面启动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核心的“证照分离”改革,并将涉及社会民生关系密切的道路运输审批、食品经营许可、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核准等51项市县两级关键领域行政审批事权改革作为切入点。以食品经营许可为例,改革前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需20—30个工作日,改革后当场即发放《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当场或5个工作日内即可颁发《食品经营许可证》。今年5月,江门实施“证照分离”第二批共83项分类改革,所涉及领域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据了解,在两批共134项市县两级审批事项实施分类改革中,取消审批5项、改备案14项、改告知承诺25项、加强准营管理90项,与上海浦东新区相比独有69项,与广东自贸试验区相比独有41项。截至8月底,全市共办理涉及改革事项业务41731宗,惠及企业40896家,累计至少为企业节省39.36万个工作日,压减率53.34%;减少申请材料10.81万份,压减率33.86%。

创新监管

“双随机一公开”成试点

准入门槛的降低,让市场监管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放手”并不意味着“甩手”。如何确保市场活而不乱,成为摆在江门商事制度改革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作为全省改革试点,江门探索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的做法,从机制上杜绝了执法人员“想查谁就查谁”的任性执法,还实现了从多头检查到“最多检查一次”的转变,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2016年8月1日,江门在全省率先建设并上线运行市县两级政府通用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系统,成为全国率先上线使用“双随机”抽查系统的地级市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统一管理制度、统一系统平台、统一抽查标准、统一结果应用、统一督查考核,促进形成依法诚信经营氛围的“五统一、一促进”新型监管体系。

今年全市各部门已下达抽查任务1242个,抽查13080家市场主体;105个部门牵头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下达159个联合抽查任务,占总抽查次数的12.8%;全市工商部门已完成3841家企业抽查,抽查比例达5.29%。

江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基本形成常态,得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肯定,被确定为全国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试点市。

优化服务

推进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建设

中介服务超市实行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交易不见面”“过程全留痕”,推动中介服务市场更加规范、高效、透明运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现“零跑动”,有效解决中介服务资源不均、地方保护、中介垄断等问题,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作为在全省率先试运行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平台的地级市,江门以全省线上运行试点城市为契机,继续先行先试、主动探索,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今年8月13日,江门在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上作经验发言。

江门已编制形成全市统一的43类事项分类目录,共梳理中介服务事项2084项,293家中介服务机构已进驻中介服务超市。今后,凡是政府财政性投资的项目需要委托中介服务机构的,一律要在中介服务超市选取,否则各级财政部门一律不予拨款,发改部门一律不予立项。

江门将积极推进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建设,进一步抓紧中介机构入库,抓好业主单位和项目进入中介超市交易准备工作。及时修订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管理、监督管理和信用评价等制度,不断完善优化中介服务超市有关业务流程,丰富中介服务公开选取方式,全面提升中介服务超市的服务效率与质量。

改革者说

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容新荣:

力争开办企业便利度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市工商局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分类改革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力争在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和实行告知承诺制上有新突破。

在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方面,将继续优化商事登记、刻制印章及备案、银行开户、申领税票等开办企业各流程环节,推行“证照分离+多证合一+证照联办”,完善开办企业“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服务模式,探索将申领发票、用工和参保登记等事项纳入开办企业综合服务窗口业务范围及“一网通办”系统办理,力争开办企业便利度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在深化便利化关联改革方面,将全面实施企业住所申报制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改革,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和准入效率。依托全程电子化登记,拓展商事登记银政直通车和“离岸受理”服务渠道,方便海内外投资者办理业务。深入推进市场主体简易注销改革,全面清理“僵尸企业”,推动企业“好进”也“好出”。

在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面,将以全国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试点为契机,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升级改造抽查系统,全面推开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加强抽查结果的信息公开和应用,探索在更大范围落实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

专家点评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蔡勇:

积极拓展服务渠道提升营商便利化水平

江门营商便利化改革,坚持多措并举,多点突破,聚焦“放”“合”“服”,不断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在“放”方面,江门全面推进简政放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前置事项改为后置事项,简化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破解市场主体的入门难题。在“合”方面,江门最大特点是扎实推进“多证合一”,整合多个部门的证照事项,让老百姓少跑路,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在“服”方面,江门从登记注册等多方面不断提升便利化水平,在进行“两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改革中既减少了对企业的执法打扰,也有效地履行了监管职责。

今后应该在服务市场主体方面持续发力,将服务位置前移,积极拓展服务的渠道,不断提升营商便利化水平。在积极推进市场主体增量的同时,要探索做好市场主体简易注销、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