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长沙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7.4亿元,同比增长11.6%,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第5位。
消费潜力持续挖掘。加大限上企业培育和扶持,全年新增限上企业621家。启动第九届“福满星城”购物消费节,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城西时代.奥特莱斯、运达中央广场、河西步步高新天地等多家城市综合体和大型购物中心建成开业,初步建成“5全便利店”25家,“5健大药房”240家。
市场秩序平稳运行。加强生活必需品和成品油市场监管,加强企业单用途商业预计卡备案审核,建立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商品现货交易市场整顿,加强对拍卖、典当等商业特许经营行业的监管和执法。全年办理各类行政处罚案件30起,连续4年被评为全市行政处罚案卷“优秀单位”,商务行政执法支队被省商务厅评为2016年度全省商务行政执法“优秀支队”。
市场转型有效推进。出台《关于推动全市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意见》。长沙海吉星项目一期竣工营业。长沙市家禽批发市场项目主体工程各标段全面启动建设,活禽交易板块基本建成。红星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项目一期顺利摘牌,征拆和道路施工正有序开展。高桥市场片区提质改造全面启动,部分农安小区市场提质改造顺利完成。湾田国际、金桥国际、高岭国际、大河西农产品物流中心等市场建设如期推进,并顺利开业。
流通行业健康发展。继续实施小微商贸流通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工作,扶持项目110个,15家商贸集聚区被授予“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城市核心基地—商贸集聚区”牌匾。“养天和”等10家品牌被认定为第三批“湖南老字号”,全市“湖南老字号”达19家。对11家家政服务龙头企业新建和提质改造平台进行扶持,26家企业被认定为“2016年长沙市自创知名品牌和最具成长性商贸流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