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本周一的莫名大跌后,中国平安的走势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
昨日中国平安高开近2%后即维持震荡走势,截止收盘,上涨1.83%,最终报收35元。而H股更是大涨至9.41%。短短两天,中国平安股价暴涨暴跌犹如过山车,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澄清后股价反弹
本周一,受利空传闻影响,中国平安A、H股联袂暴跌,其中A股市场以9.58%的巨大跌幅收盘,收盘价格为34.37元,创下今年的最低价。中国平安的莫名狂泻使得市场一片哗然,各方猜测层出不穷。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有关平安的负面传闻达4、5条居多。对此,信达证券分析师孙彬彬表示:“由于目前市场环境低迷,投资者信息不足,利空消息被无限放大,利好消息视而不见,熊市征兆就是这样。”
对于昨日中国平安股价的反弹,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师皆认为只是短期内的反弹行为,后市能否持续向上的不确定性较大。申银万国分析师范戈认为:“经历大跌后,再加之中国平安出面辟谣,技术面看会有反弹的要求。但能否持续回升,我认为可能性不大。从形态看,图形跌穿了,回升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且成交量萎缩。而以往经验也表明,股价暴跌后要回升往往都比较困难,再说目前的大盘环境也不好。”
据悉,昨日收盘后,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皆对市场的传闻进行了否认,表示目前公司的主要大股东并没有抛售公司股票以及相关计划;且公司目前既没有再融资计划,也没有投资任何欧洲债券等等。
孙彬彬对上述意见表示赞同:“相关负面传闻是导致中国平安股价暴跌的主要原因,因此,平安做出澄清后对股价会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要注意的是,目前大盘环境不佳,利空消息对投资者心理层面影响太大,短时间很难调整过来,即使昨日有所上扬,但其股价能否回升至负面传闻前的价位,仍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且即使平安做出辟谣,但真假难辨,后市仍不容乐观。”
机构看好平安
虽然分析师对平安后市走向不甚乐观,但国内机构却对其钟爱有加。
据上交所公开交易数据显示,本周一平安A股砸盘者以QFII为主,而国内机构则是趁机吸纳。在买入的前五大席位中,机构占两个席位,总计买入0.65亿元,占前五名买入总金额的46%;而在卖出席位中,则出现了3家QFII大本营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营业部、高华证券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和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的身影。五家营业部合计卖出6.95亿元。
昨日,两家机构再度上榜,其中一家机构席位买入金额高达4112.9万元,居于买入榜首;另一家机构则以2382.71万元的买入金额居第五,两家机构合计买入金额占前五名买入总金额45%。同时,周一上榜的3家QFII大本营再度出现在卖出榜单中,3家营业部再度卖出4.88亿元。
经历本周一大跌后,也不乏券商发布报道表示看好公司未来走势。指出,中国平安是绝好的长期投资品种。公司业绩增长稳定,产险和非业务业绩贡献进一步提升。借助公司综合金融平台,未来业绩增长确定,综合金融平台优势逐步显现,再加上当前股价严重低估,中国平安是理想的长期投资标的。高盛也在研报中明确指出,市场对中国平安的情况过虑了。汇丰控股减持平安的可能性不大,且投资富通的亏损额在2008年计提减值后,已远没有市场预料的160亿元那么多。评级维持“买入”评级。里昂证券、摩根大通亦对中国平安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