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少儿意外险

珠海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之我见

  摊开珠海的产业版图,高新区、南屏科技工业园、高栏港经济区、航空产业园、富山工业园等产业园区错落分布。多年以来,这些工业园区不仅承载了大部分工业项目,而且撑起了珠海产业发展的骨骼,并贡献全市近九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是珠海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主要阵地和增长引擎。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工业园区产业空间存在规划和有效利用等方面的问题,部分园区配套、功能,高端产业载体空间数量更是不足,产业和企业结构还有待于进一点优化。

  创新发展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理念。笔者认为,珠海工业园区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应结合新常态下的发展趋势,把创新驱动落到实处,使工业园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着力坚持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一是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快重点产业培育,使珠海各园区从传统制造业基地向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转变。目前,珠海市各大园区虽然都已明确了各自的主导产业,但专业化程度、主导产业突出程度不高,存在某些同质化现象。根据珠海市科工信局数据,高新区、航空产业园、富山工业园等主要园区主导产业比重仍在50%以下,与省内其他工业园区相比仍有不少的差距。笔者认为,在珠海新一轮的创新发展大棋局下,珠海市工业园区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优化,引导园区企业向高端攀升和内涵升级,走科技创新、质量品牌、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前珠海园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业园区转型的各项政策,包括财税扶持政策、融资政策、招商引资政策、公共设施建设配套政策等系统的产业促进政策,促进珠海各工业园区产品升级、产业链升级,同时鼓励企业探索创新商业发展模式,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园区空间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聚集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

  二是要提升珠海各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和层次,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国内外众多成功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来强化产业集群,依托产业集群来降低企业成本,推动技术创新,培育集聚品牌,从而提升园区内产业的竞争力。目前,珠海各工业园区已形成高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制造基地,但产业集群优势还不明显,产业链条还未充分延伸。笔者认为,要实现市委、市政府加快布局第三代、第四代专业园区的目标,就必须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引进吸收和创新着手,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来做大做强现有的优势产业,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道路布局,逐步形成支撑珠海工业园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出具有珠海地方特色、珠中江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从而进一步促进珠海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是要培优培强企业,实现内部结构优化,激发动力增强活力,提升企业质量和效益。对于珠海未来发展而言,要实现建设第四代产业园的目标,首先就面临着一个产业选择的问题。笔者建议,园区主管部门在引进新项目、发展新产业时应从增强区域产业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积极对接“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及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和扶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特别是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物流业为开发重点,综合运用财税等经济手段,引导市场主体自觉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出台相应的创新激励政策,努力提升和完善园区的服务体系,为企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人才、资金和研发等环境。

  四是要提升第三产业,增强服务能力,使现代服务业成为珠海新的经济增长极。首先是要加快完善包括研发、孵化、中试到产业化的创新链条,补齐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投融资、众创空间等短板,为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团队提供低成本配套、高水平服务的创新创业环境,构造功能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提升“生产服务”能力。其次,要根据珠海各工业园区的特点,按照“产城一体、园城一体”发展思路,对园区进行再优化、再布局,形成战略分工,促进园区的专业化发展。比如西部园区应更注重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东部园区则更注重生产性服务发展,包括高科技园区和创意产业园区等,通过对园区的科学优化和合理调整,使园区既有“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又有“铺天盖地”的中小项目,进一步促进园区提质增效。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