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支撑我国外贸半壁江山的机电产品,在本届广交会上的表现依然呈现其“大将风范”。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8日,109届广交会上机电产品累计成交162.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10.9%,比去年春交会增长25.2%,占本届广交会一期全部成交额的85.3%。值得一提的是,民营企业成交额增长明显,力压国企,成为本届广交会上最亮眼的明星。
呈现三大特征
数据显示,截至18日,本届广交会机电馆民营企业成交额达70.3亿美元,同比增长25.4%,占成交总额的50.8%;国有企业成交24亿美元,同比上升8%,占成交总额的17.3%;外商投资企业成交21.3亿美元,增长32.9%,占成交总额的15.4%。依次计算,民营机电企业在本届展会上的成交额是国有企业成交额的近3倍之多。
另据介绍,9家企业成交额破1亿美元,159家企业成交额突破千万美元。美的集团、广东格兰仕和海尔集团是成交量最大的三家企业,共成交31.4亿美元,占成交总额的22.7%;截至18日,有9家企业的成交额突破1亿美元。有159家企业的成交额超过1000万美元,总计为44亿美元,占成交总额的57.7%。
此外,从商品种类看,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运输工具类产品的成交势头强劲。数据显示,家电及消费电子类产品、运输工具类产品、电子电气产品是前四日成交的主要产品类别,分别成交70.7亿美元、14.1美元和6.9亿美元,比上年春交会分别增长34.4%、17.9%和17.1%,三类产品成交额占机电产品成交总额的57.6%。
第三,从国别看,机电企业此次与欧盟、金砖国家、美国与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成交占比超六成。欧盟、金砖国家、美国以及东盟是前四天机电产品成交的重点市场,分别占成交总额的28.3%、16.5%、15.2%和5.7%,共占成交总额的65.7%。其中与美国成交额大幅增长57.2%;与金砖国家成交上升67.6%;与欧盟成交额比上年同期增长31.2%;与东盟10国成交额也上升了8.3%。
企业品牌意识增强
“交易的火爆一方面源于外需的逐步回稳,另一方面也源于中国机电企业品牌意识的增强。”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姚文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姚文萍指出,品牌产品质量首先有保证,而且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因此国外采购商对品牌产品异常很重,哪怕价格会比一般产品高。姚文萍透露,据不完全统计,前者的价格一般要比后者高出20%~30%。“这届广交会上,我明显感觉到企业的品牌意识提高了,特别是品牌企业站得高了,看得也远了,”姚文萍表示,“他们一方面站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前途及持续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参与未来市场的竞争一定要打品牌,因为这是拓展市场、保持持续稳定出口和立足海外市场的必然需求。”
记者了解到,品牌企业在这届广交会上已经成为成交中坚力量。在开馆首日的成交中,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产品成交额达4598万美元,占全部成交总额的27.6%。中江公司、汇泓国际和金飞达公司当天的成交额分别为500万美元、500万美元和450万美元,列成交企业前三位。